快訊

    新華社連發兩文痛批高市早苗 稱其「主動綁上分裂中國的戰車」

    2025-11-18 10:01 / 作者 國際中心
    新華社連發兩文痛批日相高市早苗。圖為高市早苗11月1日在南韓APEC峰會後的記者會上發言。美聯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瘋狂反擊,除官方出手減少赴日觀光人數、暫停與日交流活動外,官媒也接連發文砲轟。新華社週一(11/17)針對此事再發兩篇評論,一貫語帶威脅,批高市「若不思悔改,便是主動綁上分裂中國的戰車」;又將高市錯誤描繪為不得民心的領袖,揚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

    新華社週一刊出評論,題為〈高市涉台錯誤言論極不負責、極其危險〉,署名為新華社記者馮武勇。文章稱,高市7日答詢的「台灣有事」言論是「以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爲名,公然干涉中國內政,進行武力威脅」。

    文章指責高市「一方面宣稱政府口徑沒有變化,一方面拒絕撤回自己作為首相的答辯內容,顯然自相矛盾」。文章稱,高市的答辯內容與此前日本政府相關立場相左,「沒有任何狡辯餘地」,加劇外界對其政治誠信和政策穩定性的質疑。

    文章指責高市發表「極其錯誤、極為危險、極具挑釁」的涉台言論,且「不思悔改,拒不撤回」,「把不負責任發揮到了極致,也把不計後果推升到了極致」。

    文章沿用先前中國外交部的「五個嚴重」說法,稱高市的行為「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嚴重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文章宣稱日本各界對高市一意孤行「強烈不滿」,又稱日本民眾15日曾在首相官邸前抗議,要求高市辭職。

    事實上,《朝日新聞》15、16日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高市早苗的支持率達69%,較10月內閣剛成立時不降反升;共同社15、16日的民調也顯示,贊成在台灣有事時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日本民眾達48.8%,反對者則為44.2%。

    文章還引用日本《社會新報》的社論稱,高市作為首相的存在本身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機」;但文內並未說明,《社會新報》其實是日本左翼在野黨「社會民主黨」黨報

    文章最後宣稱「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要求日方「深刻反省歷史,收回惡劣言論,停止挑釁越線,否則一切後果由其自身承擔」。

    批高市「誤判形勢、不自量力」

    新華社評論專欄「新華時評」週一也刊出評論,題為〈在台灣問題上生事,就是給自己找事〉,署名為「新華社記者」。對於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詢時宣稱,若中國對台動武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文章指責這番言論是「露骨挑釁」,又稱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後,高市仍「不思悔改,拒不撤回錯誤言論」。

    文章稱,上述言行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向「台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文章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容逾越的紅線和底線。任何人、任何勢力妄圖介入台海局勢、阻擾中國統一大業,必將自食苦果、玩火自焚。

    文章再度引述《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戰時期文件,宣稱「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其地位問題「早在1945年隨著抗戰勝利徹底解決」,「至於採取何種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完全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說三道四,負有歷史罪責的日方更應謹言慎行」。

    文章指責,日本近來在台灣問題上「負面、消極言行不斷」,「右翼政客與台獨勢力暗通款曲」,頻繁炒作「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渲染「中國威脅論」。

    文章將日本的立場與作法描述為「圖謀利用台灣作爲地緣博弈戰略支點,改變日本戰後的和平發展走向,顛覆日本作爲戰敗國的戰後國際秩序」。

    文章指責高市早苗剛就任首相,便執意在APEC會議期間與台灣人員(指總統府資政林信義)會面,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相關照片,「使用錯誤稱謂進行炒作」;近日更是大放厥詞,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問題,「徹底暴露其藉所謂台海安全議題,進一步突破和平憲法限制,加速修憲擴軍進程的政治野心」。

    文章指責「日本當政者妄圖介入台海事務,完全是誤判形勢、不自量力,若不思悔改,便是主動綁上分裂中國的戰車,必將遭致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唾棄和迎頭痛擊」。

    文章要求「某些日本政客」謹記,「在台灣問題上生事,就是給自己找事」。文章又「正告民進黨當局,膽敢輕舉妄動,企圖依靠外部勢力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只會在14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