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奈及利亞大城頒新法禁一次性塑膠製品 民意「離不開」恐難落實

    2025-08-13 17:56 / 作者 莊蕙嘉
    2025年8月11日,在奈及利亞最大城拉哥斯市郊的一處垃圾場,一名男子正在分類塑膠垃圾。美聯社
    塑膠製品在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成為重大汙染源之一,奈及利亞最大城拉哥斯(Lagos)更是全球塑膠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奈國地方政府上月實施新法,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但外界對新法成效抱持懷疑態度。

    美聯社報導,奈及利亞一間商店經理奧貢博納表示,他每天至少會用到5次保麗龍(Styrofoam)和塑膠包裝袋,這在拉哥斯並不少見。

    據統計,全球去年製造約5700萬噸塑膠垃圾,而人口超過2000萬的拉哥斯就占了87萬噸。拉哥斯州政府上月頒布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新禁令,但居民表示,執法不力和缺乏替代品,削弱禁令的有效性。

    根據這項上月1日生效的法律,餐具、盤子和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被禁止使用,違反規定的商家將面臨勒令歇業的風險。然而,其他形式的塑膠製品仍在使用,只不過這類塑膠製品在拉哥斯垃圾中所佔比例較小。

    而且,新法雖在上月公告實施,但執法似乎未能落實,一些商家仍然在貨架上公然擺放保麗龍容器。

    奧貢博納說:「商家仍然頻繁使用。」他自己也繼續購買用保麗龍盛裝的食物。

    包括奈及利亞在內的多個國家,本週正在瑞士日內瓦談判一項旨在終結塑膠汙染的條約。由於產油國反對就塑膠生產進行任何限制,談判去年破裂。塑膠製品大多由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製成。

    奈及利亞官員表示,拉哥斯每天至少產生1.3萬噸垃圾,其中近五分之一是塑膠。由於缺乏適當的垃圾管理系統,大部分垃圾最終流入水道,堵塞運河,汙染海灘,並引發毀滅性的洪災。

    儘管拉哥斯州政府大力推廣一次性塑膠製品禁令,稱其為一項重要措施,但監督團體對此持懷疑態度。

    拉哥斯環保活動者伊多烏 (Olumide Idowu) 告訴美聯社:「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法,沒有為低收入商家提供負擔得起的替代品,也沒有對該市不堪重負的廢棄物管理系統進行有意義的改善,新法的有效性很有限。」

    拉哥斯州政府未回應美聯社置評請求。

    這座大城市中也有人在想辦法減少汙染,近年來,當地民營廢棄物管理公司和永續發展團體數量不斷增加,致力於應對這場危機。

    例如,在繁華商業區奧巴倫德(Obalende)的一處垃圾分類站,2名婦人用剃刀片刮掉塑膠軟性飲料瓶上的標籤。她們扭下瓶蓋,將瓶蓋和瓶身分別丟進不同的網子裡,準備壓縮後出售回收。

    婦人說,加入塑膠回收這一行的人愈來愈多,競爭愈來愈激烈。非正式的廢棄物收集據點,將垃圾出售給民間垃圾管理公司,或為他們進行分類。像婦人這樣的工作,每天可以賺到大約5000奈拉(約97元台幣)。

    奈及利亞「街頭垃圾處理公司」共同創辦人阿洛克韋,說明減少塑膠垃圾的工作內容。美聯社


    在奧巴倫德營運的街頭垃圾處理公司(Street Waste Company)共同創辦人阿洛克韋(Omoh Alokwe)表示,製造商在解決塑膠垃圾問題中扮演關鍵角色,「他們需要......確保排放到環境中的塑膠能回收利用」。

    專家也呼籲居民改變行為習慣,以確保禁止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法律能夠落實。

    不過奧貢博納說,拉哥斯居民需要塑膠的替代品。否則「我們會繼續使用它們」。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