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版紙鈔。翻攝日本國立印刷局官網
日本財務省週二(5/27)公布,截至2024年底,日本對外淨資產為533兆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12兆元),較2023年底成長12.9%,連續第6年創歷史新高。但隨著日圓貶值帶動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升值,日本也從34年來穩居全球最大淨債權國的寶座跌落,被德國超越。
所謂對外淨資產,是指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對外資產總額,減去其對外負債總額後的差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數據等顯示,從國家和地區來看,截至2024年底,德國對外淨資產達569兆6512億日圓,成為全球最大的淨債權國。
日本從1991年以來一直位居全球最大淨債權國,這次跌至第二名,中國(516兆2809億日圓)和香港(320兆2584億日圓)緊隨其後。美國則是世界最大的淨債務國,淨外債達4109兆2625億日圓。
對此,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當天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考慮到日本的對外淨資產一直穩步增加,強調僅憑排名並不能看出日本的地位發生重大變化。談及德國,他解釋稱,該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巨額的經常性盈餘,而這得益於貿易順差。
日本的對外資產餘額增加11.4%至1659兆221億日圓,連續第16年成長;對外負債餘額則增10.7%至1125兆9721億日圓,連續6年成長。《日經新聞》報導,由於日圓貶值,加上日本保險、金融、批發、零售等領域對海外增加投資,推動了由外幣與股票、債券組成、以外幣計價的外匯資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