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極右派總統候選人西米昂輸掉第二輪總統大選。路透社
羅馬尼亞週日(5/18)舉行總統大選,自稱是美國總統川普盟友的極右翼候選人西米昂意外落敗,由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贏得這場大選。有分析指出,歐洲選民擔心類似美國的MAGA運動在歐洲出現,也因此催出更多反右翼、親歐派選票。
根據官方初步統計,獨立參選的中間派首都市長達恩(Nicusor Dan)贏得54%選票。極右翼政黨「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AUR)西米昂(George Simion)的得票率則為46%。
現年55歲的達恩的競選主張是打擊貪腐、支持烏克蘭,並堅守與歐盟和北約維持一致立場。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達恩贏得總統大選。路透社
相較之下,聲稱是川普支持者的西米昂則是疑歐派,並與川普一樣反對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在首輪總統大選中,西米昂聲勢一路暢旺,支持率穩定領先達恩。因此週日的計票結果可說相當令外界意外。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總監拉曼(Mujtaba Rahman)指出,羅馬尼亞大選結果顯示,類似川普「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極右派民粹主義運動讓許多歐洲人心生警戒。
拉曼說:「這對親歐派候選人來說是非常強有力的選舉結果。這是川普對歐洲選舉產生正面影響的另一個案例,大家對類似MAGA運動的擔憂,驅動選民出來投票。」
據報導,此次羅馬尼亞大選投票率創下25年來新高紀錄。羅馬尼亞總統掌控國防和外交政策等部分決策權。當選人達恩接下來的挑戰是,找到一個可與國會多數黨進行協商的總理人選,以達成其減少預算赤字的競選承諾。
除了羅馬尼亞,歐洲另一個關注焦點是波蘭大選。波蘭週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最新出口民調顯示,親川普的兩位右派候選人獲得約45%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