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公布最新一期的無薪假人數攀升至4863人,大增929人,機械設備製造業成本期苦主。廖瑞祥攝
勞動部今(9/1)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數據,實施人數攀升至4863人,大增929人。官員說明,製造業在整體減班休息中,占比超過9成,
主因仍是金屬機電工業實施居多,當中以機械設備製造業最大宗,本期涉及2045人;另有118家企業自述因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合計3055人,占整體實施人數約6成3,顯示關稅衝擊持續擴大。
與8月中公布的191家、3934人相比,本期實施減班休息的家數和人數分別增加54家、929人。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說明,製造業實施人數占整體比例最高,其中金屬機電工業共156家、3685人。
黃琦雅表示,
在本期首次通報的廠商,有兩家中型企業備受關注,一間是鑽孔機械製造業者,實施人數110人,內外銷以北美為主,每週休1天;另一間工具機製造廠,是內外銷皆有,因客戶暫緩訂單,實施人數103人,通報「月休1到4天」。
黃琦雅補充,目前減班休息以「月休5至8天」比例最高,占42%;其次為「月休4天」,占23%。而有168家企業受關稅影響的企業,人員工3055人,占總通報人數62.8%。勞動部8月初滾動檢討公告的「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適用對象3812人,也就是,整體減班員工中近8成可申請補貼。
補貼方式為工資差額的7成,最高1萬2100元,若參加「充電再訓練」,還能一併申請訓練津貼。黃琦雅強調,雖然本期人數增加,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家數減少30家、僅人數小幅增加400多人,主要因為這期有3家中型企業首次通報,且單家員工數都超過百人。
黃琦雅說,將持續監測各家廠商與工會情況,並滾動檢討安定措施範圍,協助勞工穩定就業。同時提醒業者,減班休息並非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萬8590元,事業單位也必須替勞工投保勞、健保,並提繳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