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韓國投資美國3500億還是換不到!連賢明:對等關稅不疊加是例外

    2025-08-10 18:48 / 作者 財經中心
    圖為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資料照
    台灣對等關稅暫訂20%,但近日才傳出採20+N疊加原則,引起輿論大譁;中經院長連賢明今(8/10)表示,他贊成貿易談判讓國內多參與,但川普讓談判很難透明化;像日本就是被帶到橢圓辦公室,川普把對美投資從4千億喊到5500億,還要求馬上打電話給首相做出決定,這過程哪個環節可以再和國內溝通? 要用哪一版協議和國內溝通?

    連賢明還說,川普是很現實的,若要低稅率就得拿大投資或大採購來換,韓國花了3500億投資美國,都沒換到稅率不疊加條款。假設台灣到時候真的鐵了心要換到這條款,大家能不能接受對美幾千億美金的投資或採購?

    連賢明在臉書發文指出,好不容易半導體關稅台灣看起來有點樂觀,這兩天又開始吵對等關稅稅率為什麼沒有談到不疊加,幾點評論。

    第一,對等關稅原則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時成功把不疊加條款納入。台灣現在是「暫定」稅率,也就是說談判都還沒有完成,當然是適用原則,不可能是適用例外。連韓國把對美投資提高到 3500億美金,都還沒有換到不疊加條款,台灣現在談到一半就適用不疊加條款,那韓國總統不是哭死。

    第二,一群人抱怨說政府談判團隊能力差。台灣在貿易談判堪比棒球比賽,每次中華隊出去比賽,鄉民都信誓旦旦說哪個投手或是哪個打擊策略才會贏,一群鄉民都比教練還厲害。上次打經典賽資格賽,鄉民罵教練調度失敗輸給西班牙,最後反敗為勝的時候,一堆人又買雞排洗門風。

    其實台灣球員就那些人,每次組隊也這些球員。同樣的,不論藍或綠執政,派出去貿易談判的就是那些人,幕僚也是中經院或台經院。藍綠同樣一批人,沒有什麼黨派之分。

    第三,很多人在抱怨談判黑箱,為什麼不事先讓國內知道。個人是贊成貿易談判應該讓國內多參與,但也必須要說,川老大是故意把貿易談判變得很難透明化。

    他表示,假設大家對貿易談判有了解的話,不難知道貿易談判都是用「年」來算的。先期雙邊先磋商要開放的項目,再針對受影響產業做分析,開公聽會進行產業溝通,政府再討論如何補貼和產業轉型,後面貿易談判有成果先簽草約,兩邊再回去確定後簽正式合約,最後簽約時,兩邊都不知道把合約看了多少次,絕不會有簽完後雙方各說各話的情況。

    連賢明解釋,但川普談對等關稅是用「天」在算的,90天要談100多個國家。川普的慣用談判策略是先用很高的稅率威脅,然後當對方很驚訝的時候,提出一個沒有那麼不合理的對案,在很短時間內要你決定是否接受。

    他舉例指出,日本和美國談判的時候,日本代表去了美國7次,幾乎沒有談成什麼結果。但第8次的時候直接被帶到白宮的橢圓辦公室,當場川普把對美投資從4千億喊到5500億,要求馬上打電話給首相,現場決定要不要接受這交易。試問這過程哪個環節可以再和國內溝通? 要用哪一版協議和國內溝通? 所以才惹出日本說當初談好說稅率不累加,可是白宮公布確是有累加稅率的事件。即便到現在為止,日本還是沒有對國內公布正式的簽約文件。而據說日本談判代表承認,整個談判都沒有書面簽約。

    連賢明說,對等關稅主要影響的是台灣的傳產,這些產業在這幾年真的蠻辛苦,不論是匯率或稅率都對他們不利。台灣現在還在談判中,希望納入稅率不疊加條款,相信這也是談判會努力的方向。

    不過他也強調,川普在貿易談判是很現實的,低稅率要拿大投資或大採購來換,就連川普最鐵的盟國以色列,稅率也是拿15%而不是英國的10%。韓國花了3500億投資美國,都沒換到稅率不疊加條款。假設台灣到時候真的鐵了心要換到這條款,大家能不能接受對美幾千億美金的投資或採購?
    財經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