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股超配創16年最大增幅  瑞銀示警半導體設備廠成長出現分化

    2025-07-22 06:30 / 作者 陳俐妏
    科技股超配創16年最大增幅  瑞銀示警半導體設備廠成長出現分化。資料照
    美銀 7 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今年 4-7 月期間,科技產業配置出現自 2009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三個月增幅,目前超配科技股的基金經理淨比例目前達到 14% ,而上個月調查中 1% 淨比例為低配。瑞銀財富管理CIO表示,半導體設備成長前景出現分化,AI 半導體的營收以晶片和代工廠劃分分別增長 60-70% 和 25-30% ,設備廠僅增長 5-10% 。因此對半導體設備產業保持防禦性立場。

    科技股權重較高的納斯達克指數從 4 月低點大漲逾 35% ,並在上周四創下新高。這一上漲反映出市場對大型科技巨頭的樂觀情緒日益高漲,儘管對關稅和監管風險的擔憂揮之不去。

    在第二季度財報密集發佈前,瑞銀財富管理CIO提出觀察
    第一是科技七巨頭 的業績增速或呈現正常化跡象。 過去兩年科技七巨頭 的快速增長是驅動標普 500 指數每股收益增長的主要力量。預計這些超大型企業第二季度的獲利成長應保持在 20% 左右的強勁水準,但低於前四個季度每季接近 30% 的增長率。在企業持續部署和採用AI 的支援下,這些企業的未來獲利有望保持穩健。

    第二是除了估值擴張以外,還需見到穩健獲利以推動下一輪漲勢。 最近大型科技股和 AI 股票的反彈主要是由市盈率估值擴張推動。雖然 AI 結構性前景看好,但市場更希望見到進一步漲勢建基於每股獲利上修,而不僅僅是估值擴張。該行業的可持續增長最終將取決於盈利能力和運營表現的不斷改善。

    第三是半導體設備成長前景出現分化。 生成式 AI 驅動的產能投資有利半導體設備行業,包括邏輯和記憶體領域,但相關利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 AI 半導體的營收以晶片和代工廠劃分,預估將分別成長 60-70% 和 25-30% ,但在設備層面僅增長 5-10% 。增長分化已經顯而易見,因此對半導體設備產業保持防禦性立場。

    瑞銀財富管理CIO指出, AI 結構性前景看好且繼續帶來機會。但未來幾周意外的獲利結果也可能在塑造短期投資情緒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尤其是在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強勁的 AI 資本支出趨勢和有利的貨幣動態將繼續支撐長期投資機會,預估今年全球科技股獲利增長將達到 12% 。投資者可以考慮關注這些長期基本面因素,並在半導體、軟體和互聯網產業分散投資。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