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更新/520前中國對台灣聚甲醛開徵32.6%反傾銷稅 台塑、寶理僅徵「這數字」

    2025-05-18 14:03 / 作者 國際中心
    石化業。吳馥馨攝
    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前夕,中國商務部聲稱經過將近1年調查,週日(5/18)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美國、日本和台灣的進口聚甲醛(POM,一種工程塑膠)徵收最高可達74.9%的反傾銷稅,其中,針對台灣產品徵收32.6%關稅,但台塑和寶理兩家台灣公司的產品可享約4%的較低稅率。

    自去年5月對進口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後,中國商務部今在網頁公告稱,根據調查結果,聲稱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及日本等進口聚甲醛存在傾銷,中國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決定徵收反傾銷稅。

    公告指出,其中,對來自台灣的進口產品徵收32.6%的一般關稅。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塑)和台灣寶理塑膠股份有限公司則分別享有4%和3.8%的較低稅率。

    中國對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則徵收最高的反傾銷稅率74.9%,歐洲進口產品則將面臨34.5%的關稅。日本公司除旭化成株式會社的產品將被徵收24.5%關稅外,其餘公司的產品一律徵收35.5%關稅。

    中國商務部去年5月19日聲稱收到多家公司代表中國聚甲醛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即起對原產於台灣、美國、日本、歐盟的進口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期限為今年5月19日前。

    據了解,聚甲醛為熱塑性的工程塑膠,可以部分替代銅、鋅、錫、鉛等金屬材料,可直接用於或經改性後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日常用品、運動器械、醫療器具、管道管件、建築建材等領域。

    中國去年對聚甲醛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後,經濟部透過新聞稿指出,台灣一年出口聚甲醛至中國市場約4.7萬噸、金額0.79億美元;將持續協助石化業低碳智慧轉型,朝泛用型材料升級為特殊高規材料,並促成跨入半導體材料供應。

    14:03 發稿
    15:40 更新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