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Discovery提供
展現台灣在半導體與AI領域的領先實力,Discovery頻道攜手外交部推出《台灣無比精采:AI科技島》全新節目,以半導體產業為主軸,深入剖析台灣如何運用AI技術,積極回應全球能源轉型、醫療量能不足等重大挑戰,展現台灣產業的創新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節目將於5月9日晚間10點在Discovery頻道台灣首播,並陸續於東南亞、印度、日本等地播出,讓全球觀眾一同見證台灣科技如何引領未來。
台灣用創新與執行力 一顆小小晶片如何改變未來全球九成以上最先進的AI運算晶片,正是在台灣誕生,而背後藏著一場30多年前的技術豪賭。1987年,張忠謀博士創立台積電,開創全球第一家專業晶圓代工廠,徹底改變了半導體產業格局;2002年,半導體產業陷入「157奈米地獄」,全球頂尖工程師耗費10年卻無法突破光刻技術瓶頸,時任台積電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提出驚人構想:「何不讓晶圓浸在水中?」,這項「浸潤式微影技術」透過一層水讓光線折射,成功突破製程極限,讓晶片變得更小、更快、更強大;2004年全球首個90奈米製程量產成功,晶片效能較前代提升3倍,到了2008年,更以40奈米製程橫掃市場。
這場技術革命,讓台灣從產業追隨者躍升為全球領頭羊。如今,無論是AI超級電腦、智慧手機還是資料中心,背後的核心動力都是台灣製造的晶片。這不僅帶動了國家經濟繁榮,也成為全球競爭力與國家安全的關鍵。
攜手捷克鏈結全球人才,打造永續半導體生態系從上游的IC設計到中游的晶片製造,再到下游的AI應用,台灣始終站在全球科技前沿。隨著產業需求持續增長、海外布局加速,台灣積極推動國際產學合作,擴大全球人才交流。《台灣無比精采:AI科技島》深入捷克與台灣校園,見證半導體人才培育的全貌。
2024年,台灣在捷克設立「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由台灣專家親赴當地授課,協助培養工程師,並與捷克理工大學等夥伴共同開設進階IC設計課程。學生不僅學理論,更能親手設計並送往台灣工廠實作晶片,將創意化為現實。這樣的跨國協作,讓歐洲學生親身體會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實力與開放,也為台積電德國新廠等歐洲布局儲備更多國際人才。
台灣智慧醫療照亮帛琉健康新希望在西太平洋的帛琉,居民雪洛翁加利班走進國立醫院,醫師讓她注視攝影機裡的紅點,進行AI輔助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篩檢-這種眼疾若未及時發現,可能導致失明。過去,離島醫療資源有限,專業眼科醫師人力短缺,許多糖尿病患者難以及時接受檢查。如今,台灣團隊攜手宏碁智醫,導入AI影像分析軟體VeriSee DR,讓基層診所也能快速、準確地篩檢DR,並即時給出診斷建議。這項技術降低了對專科醫師的依賴,幫助病患獲得早期治療機會。AI醫療的普及,正讓長期被忽略的健康需求被看見,守護每個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