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PwC解析加密貨幣已逐步融入金融體系 但財會課稅制度待完善

    2025-04-14 11:30 / 作者 吳馥馨
    川普當選曾讓加密貨幣市場人心振奮,現在關稅措施卻讓比特幣重挫10%。路透社
    PwC今(14)日表示,全球多國已推出證券型虛擬通貨的金融監理沙盒和業務試辦,包括歐盟、英國都在試行在區塊鏈上發行政府公債。隨著加密貨幣相關的投資商品陸續獲得各地批准,顯示其正逐步融入金融體系,但財務會計處理準則、課稅仍待完善。

    PwC今天發布《2025全球加密貨幣法規報告》,探討快速變化的數位資產監管環境,並分析逾50個司法管轄區的政策變化與新興趨勢。

    報告歸納出全球加密貨幣監管十大趨勢,包括美國監管清晰化、亞洲正積極制定監管框架、歐盟MiCAR過渡期下恐有不確定性、中東及新興市場的監管框架逐漸成形、英國推進加密資產監管框架、全球對穩定幣加強監管、強化資料治理、更嚴格的洗錢防制及透明度標準、加強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加密貨幣創新的審查、加密貨幣開始與金融體系融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吳偉臺表示,從近期產業趨勢及市場反應觀察,美國仍是主導數位資產未來發展的關鍵性角色。加密貨幣無國界特性所衍生的風險,促使各國政府更加積極制定相關監管措施,以保護投資人、維持市場穩定,同時鼓勵金融創新。

    吳偉臺說,我國金管會2023年起也陸續公告開放專業投資人複委託投資虛擬資產ETF、推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並於2025年3月底參酌外國法規,預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是監管上的一大躍進,更與國際趨勢相呼應。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會計師吳尚燉表示,2025全球監理及立法推出,將有助於虛擬通貨市場走出不確定性並邁向制度清晰化,促使金融科技及傳統金融更緊密結合,進而帶動部分應用場景如穩定幣及資產代幣化趨於成熟。

    不過,吳尙燉也點出問題,在財務會計處理上,目前國際會計準則尚未針對虛擬通貨專章的特定規範,將是未來的觀察重點。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會計師胡友貞表示,金融領域虛擬通貨的特性有助於跨境支付及金融效率,惟國際標準制定機構也指出虛擬資產交易衍生出之風險。目前台灣仍根據既有法令應用於虛擬資產交易之課稅,尚無專法規範,因此仍有許多課稅議題及細節待釐清。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