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預計週三(4/9)生效。美聯社
川普暴力關稅衝擊,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應《今周刊》4月8日邀請,晚間透過直播探討台灣政府和企業如何因應關稅衝擊,施俊吉表示,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就是「增加進口減少出口」,賴總統策略可以打95分,剩下5分就是央行匯率的配合,台幣長期在低匯率,匯率將是重要的政策性工具,讓匯率合理升值,出口會減少進口會增加。
總統賴清德6日晚間透過影片發表8分鐘談話,提出五大應變策略,表示不會採取關稅報復,將以「零關稅」為起點與美方談判,並強調擴大採購、排除非關稅障礙、處理高科技出口管制等。
施俊吉表示,台灣希望關稅下降,就是要縮小對美國貿易順差。第一是要增加對美國進口,且是需要結構性的增加,以及拿掉非關稅壁壘,像是環保食安考量,美豬美牛、汽車等,在科技驗證下如沒有疑慮,應該要做適當的改變 。
台灣能否透過採購能源減免關稅,施俊吉指出,台灣是可以增加對美國能源進口,會有持續的需求,但大家要了解,美國石油是以頁岩油為多,近來油價不斷下跌,頁岩油開發成本高。開採頁岩油和天然氣不合成本,因此產量就在減少,能源採購不是減少問題的方法,美國更喜歡的是美國賣不出或是一般其他產業和工業。
縮小對美貿易順差,第二就是要減少出口,賴總統策略方向就點出,要針對「假出口」中拿掉洗產地的產品,經濟部要好好執行原產地審查,不要讓中國很多商品有漏洞來到台灣出口,因為出口愈多愈糟糕。
施俊吉點出,賴總統的策略方向漏掉了匯率,匯率要做結構性調整,將可以解決憑藉貿易順差,提升經濟成長的弊病。因為台灣是開放小型經濟體系,出口占比高,讓進口增加出口減少的方法就是透過匯率,中央銀行在談判中也要扮演角色。
施俊吉強調,台幣有結構性的問題就是長期幣值低,《經濟學人》以全球標準化的「大麥克指數」來看,中國匯率被低估25.6% ,南韓匯率被低估26.3%,但對比台灣57.9%,台灣是世界低估最嚴重的國家。但這央行一定不會承認。
《經濟學人》計算去年台幣貶值3.6%,比台幣貶得更多就是日本和南韓,台幣貶得也比人民幣還多,但去年9月到現在,台幣貶值已達5.7%,期間美元也有貶值,日幣現在已在升值。
台幣對美元目前多在33, 從川普去年當選後,台幣就明顯貶值。貶值就會讓出口成長很快,去年出口11月~12月成長很快,如果不要成長那麼多,對等關稅可能不用32%。 外資賣股離開台灣,對美元需求增加也是讓台幣貶值的原因。
施俊吉也說,當然央行會說匯率是交由自由市場決定,但台幣市場不夠大,只要風吹草動就會有變化,如果發現匯率失衡偏向貶值,就應該進場干預,不能讓台幣愛貶多少就貶多少,且要透過結構性調整,讓出口部門和進口部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