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Intel Vision大會發表主題演講。英特爾提供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周一(3/31)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Intel Vision 2025 大會發表主題演講。他強調,在自己的領導下,英特爾將成為一家以工程為中心的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將成為英特爾戰略的基石,進一步利用新興科技技術的進步,把握未來重要的軟體、硬體和晶圓代工機會。
演講一開始他提到,很高興自己能夠在英特爾歷史決定性的一刻領導它,「我加入公司僅14天,時間並不長,但足以讓我有清晰觀察並制定未來的計劃。」
接著他提到自己與許多顧客聯繫,這些顧客都是數十年老友,他們都提供了誠懇的回饋。陳立武強調,將組建強大團隊「糾正過去錯誤並開始贏得客戶信任」。他提到自己座右銘是「少承諾,多兌現」。「除非英特爾能讓所有客戶都滿意,否則我不會滿足。」在他的領導下,英特爾將成為一家以工程為中心的公司。
首要任務是留住和招募頂尖人才他接著說,自己在英特爾首要任務是留住和招募頂尖工程人才,才能讓公司持續創新和發展。「我認為英特爾這些年來已經失去了一些這樣的人才;我想創造一種創新和賦權的文化,並以創造出最好的產品為最終目標,且成為多年來最好的代工廠。」
陳立武也提到自己求學歷程,曾就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專攻量子物理學。後來搬到美國後,在 MIT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核子工程碩士學位,透過這些學習過程,讓他了解如何透過工程設計解決棘手的技術問題。
他提到自己並沒有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而是搬到舊金山,因為他「愛上了矽谷」,在矽谷創立了 Walden 國際創投基金公司,一開始,這家公司只管理300萬美元,經過數年後,管理的資產已達50億美元。
美國詩人梭羅曾說「不要給我愛情、金錢和名譽,只要給我真相。」這句話對陳立武意義重大,他也希望身邊的人,可以告訴他真相,這樣就能一起解決問題、繼續前進。
他提到自己在20年前投入半導體領域,投入大量資金在高速連接、光子學甚至急速冷卻技術等領域,共進行了251項半導體相關投資,其中包括43件 IPO 和25件成功併購案。後來將投資觸角擴展到內容創作、對話搜尋、雲端服務、人工智慧安控領域,最近則是專注生成式AI、代理AI在生命科學、醫學創新的應用。他提到自己有位好友利用腦波開發出相關技術,來幫助帕金森氏患者,半導體晶片使對話準確率達到82%,讓某些醫療創新產生驚人的效果。
陳立武也提到自己擔任 Cadence 執行長12年,帶領公司扭轉局面。那時,他在 Cadence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團隊文化,並與客戶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除了發展核心 EDA 業務外,他也認為 IP 非常重要,以收購或注資方式進行,同時也積極進軍系統設計支援領域,擴大 Cadence 潛在市場,使公司成長速度提升至2位數,目標市場也成長了3倍,公司市值曾經達到750億美元。「最重要的是,我們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在 Cadence 任職CEO期間,他了解半導體晶片設計方法、代工生態系統以及如何讓客戶滿意。
親曝自己為何接任英特爾CEO?「有些人問我,
為甚麼在你職涯此時要接受這份工作?」陳立武說,「
答案很簡單,我很喜歡這家公司,看著它掙扎,我覺得十分難受。」而且,「
我知道我可以幫助扭轉局面,我不能袖手旁觀,雖然我也意識到這並不容易。」對英特爾來說,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艱難的時期,它在創新方面已落後對手。
還有人直白詢問,「你會在英特爾待多久?」陳立武則告訴他們「只要公司需要,我就會在這裡。」他強調自己對這個職涯非常投入。
至於如何帶領英特爾扭轉頹勢?陳立武說,他的願景是以客戶為中心和追求卓越的工程為中心。他承諾英特爾將「密切傾聽」以幫助滿足客戶和合作夥伴的需求。
陳立武提到 AI 是一個全新領域,它重新定義從汽車到製造業的所有工業,AI 將開創一個機器人、智慧系統無所不在的新時代,與此同時,AI 也為英特爾未來發展創造巨大機會。他表示,
英特爾將重新擬定新策略,並釋放且剝離一些非核心業務,真正專注於核心業務及如何使用 AI 來拓展商機。
他也提到「軟體2.0」,認為英特爾需要改變產品設計的方法。過去,英特爾的做法是由內而外的,「我們設計硬體,然後客戶開發軟體使其運作。」如今,世界已經改變,這套模式必須翻轉過來。未來,英特爾將以客戶為導向,考慮客戶要解決的問題以及需要處理的工作量,再從客戶角度去設計產品,這需要「軟體2.0」的思維,英特爾將從根本著手,為專用晶片提供動力,而這些晶片是客戶們為試圖解決特定工作負載而設計且優化的。「我們可以開發針對特定應用的客製化晶片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廠他也談到,英特爾在強化自身產品的同時,也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廠!陳立武說,在滿足全球對先進晶片的需求激增方面,英特爾須發揮關鍵作用,這些晶片必須在靈活、有彈性和安全的供應鏈中建立,「我們正在計畫提高代工廠的產量、品質和客戶服務」。
他每周都與英特爾代工團隊討論,分析市場現況,並尋找成長和差異化機會。晶圓廠的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方法和設計風格,也有偏好的 IP 供應商和 EDA 合作夥伴。「我們不會改變這一點,我們將傾聽客戶意見,藉此優化並推動客戶所需的晶片性能和產量。」
陳立武表示,
英特爾 18A 製程技術仍按計劃推進,包括未來節點 14A 也是如此。18A 即將首次外部流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使用 Panther Lake 客戶端計算處理器進行大批量生產。
他也提到與美國政府間的合作,「在美國,我們被要求參與晶圓代工生態系;
很高興看到川普政府致力加強美國科技和製造業的領先地位,我非常期待。」政府也主動問英特爾,是否需要援助?陳立武則強調「一定會尋求政府協助,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期待與政府密切合作,以推進接下來的共同目標。」
最後,陳立武強調自己對團隊合作和夥伴關係的重視,希望將英特爾從簡單的供應商轉變為真正的合作夥伴,這意味著公司與客戶關係的根本轉變。他說「方向非常明確,英特爾正在開闢一條由工程師主導的道路,並以協作、謙遜和堅持不懈的客戶關注為動力。我們正在培養一種團結和成就的文化,這種文化不是透過說而是透過做來推動的」。他強調,英特爾會將此願景轉化為現實世界的成功,並與客戶一同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