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藍白批普發民防手冊浪費公帑 韌性委員會成員反擊:在北歐是基本常識

    2025-11-19 14:38 / 作者 楊亞璇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韌性台灣.民主永續」國際論壇,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資料照。廖瑞祥攝
    國防部日前申請第二預備金印製 1100 萬本全民防災相關手冊,將普發至全國家戶。對於在野黨與中國官媒質疑此舉浪費公帑,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成員曾柏瑜表示,北歐國家普發民防手冊是「基本常識」,在局勢混亂的年代,民主國家有義務告訴人民如何保護自己。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則指出,這本手冊的目的在於保障全民平安,並反批國民黨、民眾黨過去一年從國庫花費的金額遠超過6000萬,總額甚至逾6000億元。

    國防部將比照選舉公報模式,在 2026年1月5日前,向全台980萬戶家庭發送新版《台灣全民安全指引》,以協助民眾理解各類災害與危機時的應變方式。相關政策遭到在野黨惡意批評,質疑浪費公帑、杞人憂天。國防部說明,考量部分年長者較不習慣使用網路,普發紙本可降低數位落差,並在危急時立即發揮作用,因此屬長期且必要的公共投資,呼籲國人支持。

    曾柏瑜分享,他近日赴挪威參加北極圈安全會議時,台灣《全民安全指引》英文版吸引多名北歐學者與政府官員翻閱、拍照,期盼作為其下一版民防手冊的參考。北歐國家長期維持普發民防手冊的制度,例如瑞典於 2024年寄出 520 萬本至全國各戶;芬蘭、挪威亦定期發布指引;日本東京都政府也會寄送厚達300 多頁的防災書給700萬戶家庭。他強調,民主國家在複雜情勢下,有責任告訴人民如何準備與如何自保。

    曾柏瑜指出,普發手冊的核心在於三大重點:民防必須於平時提前準備、紙本有助補齊世代與數位落差、普發能讓全國同步啟動準備。他對在野黨批評表示,民防準備完善,國軍在危機時才不會被壓垮;若在野黨真重視國軍,不應一再提案刪減國防經費。他並提及,瑞典、芬蘭、挪威等國每年普發民防手冊,並非因為常年處於戰事,而是重視全民安全韌性。

    林楚茵表示,《全民安全指引》已正式展開普發,預計於明年 1 月 5 日前送達全國家戶。手冊內容涵蓋地震、堰塞湖等天災及戰時應變方式,與瑞典、芬蘭、法國、捷克等國普發防衛手冊的作法一致。

    針對國民黨質疑普發成本高達6000萬元,林楚茵反問藍白陣營過去一年動用的國庫金額,包括核三重啟公投 11.4 億元、停砍年改政府十年需撥補 3600 億元、二度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造成中央明年須舉債 5600 億元等,總額近兆元且缺乏充分討論便以人數優勢強行通過。她質疑國民黨的邏輯是否認為只有藍白陣營能花錢。

    國防部透過新聞稿表示,《全民安全指引》自 9 月發布後獲得各界正面迴響,並陸續收到索取或申請授權印製紙本的需求;考量年長者使用習慣,因此依政策指導與《預算法》申請行政院第二預備金辦理公開招標,最終決標金額為 4279 萬元,絕無規避立院備查之情事。全球均愈加重視各類災害的應對能力,和平也需仰賴實力與準備維護,台灣正走在正確的方向。

    此外,手冊推出獲得國際友盟熱烈迴響,於社群同步轉載且評價充滿肯定。包括芬蘭商務辦事處透過官方臉書發文支持,指出芬蘭在民生安全準備與危機應變方面擁有悠久而完善的傳統,政府提供完整線上備災指南,協助民眾在遇到非常事件可以採取正確行動。貼文強調,雖然威脅發生機率不高,但「保持良好準備」始終是芬蘭全社會韌性的基礎;同時肯定台灣最新發布的《全民安全指引》,認為此舉可以提升大眾安全意識,使民眾能在突發狀況中採取適切行動。

    美國在台協會(AIT)則於其官方網站「Emergency Preparedness」頁面提供多項應急準備資訊,包含地震、颱風等災害的事前準備建議與事後行動指引。AIT 也在網站中特別推薦參考國防部推出的《台灣全民安全指引》,肯定其內容對居民具實質幫助。

    德國在台協會近期也於社群平台發布貼文,向民眾介紹《全民安全指引手冊》,並提醒手冊提供多種緊急情境下的自救與互助方式,附下載連結供民眾索取。貼文指出,各國皆逐步重視公民在危機中的行動能力,台灣推行此政策與國際方向一致。
    楊亞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