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關「政府戰敗投降都是假訊息」 反認知作戰納入新版全民國防手冊

    2025-09-16 12:30 / 作者 郭宏章
    國防部於2025.9.16召開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說明記者會,由國防部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介紹內容。郭宏章攝
    為了推廣「有準備、更安全」行動理念,提供民眾對威脅認知及相關應變資訊等重要安全指引,以提升自救互救保護能力及堅定防衛意志,在國安會統籌國防部等9個部會共同編撰的今天新版「全民國防手冊」今天(9/16)正式公布,新版手冊並以「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為主題,強調應變、互助自救等重點。而應對錯假訊息與認知作戰,也成為重點,本次也是全民國防手冊內容首度提及「倘若台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至於敵我識別內容刪除,國防部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指出,敵我識別相當專業,共軍也可能穿國軍服裝,因此如果戰爭發生時,還是建議民眾遠離危險。

    國防部「全民國防手冊」主題為「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郭宏章攝


    國防部於今天(9/16)上午召開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說明記者會,陸軍常務次長楊基榮中將、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孫立方中將等出席,國防部副發言人喬福駿主持。

    對於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編纂源起,國防部全動署物力動員處處長沈威志指出,總統府自民國113(2024年)年6月19日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期政府與社會面臨緊急狀況均能維持正常運作。為有效結合政策推行,本手冊配合「全社會防衛韌性」進度納入編修改版範疇。

    2025年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以「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為主題,強調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有準備、更安全」的目標,提供平時與危機來臨時的各種準備與安全自救行動指引。國防部提供


    沈威志說明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編纂有兩大目的,第一是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因為社會大眾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元素,本手冊為推廣「有準備、更安全」行動理念,提供民眾對威脅認知及相關應變資訊等重要安全指引,以提升自救互救保護能力及堅定防衛意志。


    2025年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以「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為主題,強調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有準備、更安全」的目標,提供平時與危機來臨時的各種準備與安全自救行動指引。國防部提供


    沈威志表示,新版「全民國防手冊」第二項目的為與國際接軌。近期國外像法國、瑞典、芬蘭、挪威、立陶宛等國家,都出版新的民防手冊、生存手冊,主要提供民眾處於天災危險或戰爭時該做什麼事,並將互助合作納入手冊內容,指導民眾如何準備及度過危機,臺灣推動的方向與國際民主國家一致,就是強化社會韌性。

    沈威志說明,這次9個部會共同編纂的「全民國防手冊」主題為「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內容區分爲平時的準備、當危機來臨時、守護家園等護家園等3個章節、18個標題。

    這本「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中,首先第一章在是「平時的準備」內容,其中包括:1. 日常的居家儲備。2. 緊急避難包準備。3. 當我聽到防空警報時。4. 當我聽到海嘯警報時。5. 當我收到警報訊息時。6. 守護資安注意事項。7. 你可以如何增加防災知識和技巧等。

    2025年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以「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為主題,強調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有準備、更安全」的目標,提供平時與危機來臨時的各種準備與安全自救行動指引。國防部提供


    「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的第二章是「當危機來臨時」,包括1. 如何自救與互救。2. 我們可能遇到的威脅。3. 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天災。4. 不同危機的應變方式-軍事侵略。5. 掌握正確資訊。6. 如何獲取資訊。7. 當民生必需品短缺時。8. 當住家毀損無法居住時。9. 當我感到焦慮。10. 如何與孩子討論危機與軍事侵略。

    第三章內容則是「守護家園:我們需要你和妳」。手冊內容強調「我們的家園、需要每一位臺灣人的守護。歡迎每一位你/妳,一起保護我們的家園」,包括民防團隊、民防組織(NGO)、替代預備役、後備軍人、防災士、國軍人才招募中心,都需要民眾的參與及支持投入。建議民眾平時就可以參與民防與防災訓練,甚至成為防災士,在急難時可以提供救助與支援。

    2025年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公布,以「當危機來臨時-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為主題,強調推廣全社會防衛韌性「有準備、更安全」的目標,提供平時與危機來臨時的各種準備與安全自救行動指引。國防部提供


    沈威志強調本次手冊設計特色,採取實體設計,貼心耐用,章節分明,一目了然。而且內頁內容可以掃描QR Code,延伸學習,平時就可以下載離線版本,不會受到斷網影響。而實體與電子版雙版本,可以讓民眾聰明運用。

    至於實體版本初步印製5000本,會在各地發放,包括北中南三處的全聯購物中心。至於後續的印製配發,將後續請各部會、地方政府協助推廣並將所屬官網連結全民安全指引網站,並運用年度城鎮韌性、災害防救等各類演習及會議時機宣導。請民眾可多利用【全民安全指引網站】https://prepare.mnd.gov.tw獲取資訊。

    由於去年的全民國防手冊中教導如何辨識共軍跟國軍的內容,但今年並沒有納入,沈威志說明,敵我識別是非常專業的課題,大到飛機、人員服裝等等,若中共武力犯台,當民眾看到軍人時,可能因距離、環境等因素,甚至敵軍有可能穿我軍服裝,企圖混淆,所以此時要讓民眾辨識敵我,確實是有難度。因此考量到民眾的生命安去第一,國防部鼓勵民眾或指引民眾在危險區域看到軍隊時,建議採取遠離危險區域,如果沒辦法遠離的話,要找一個沒有窗戶的建物,做好自己保護的措施。

    2023年版全民國防手冊中有關教導民眾如何進行敵我識別,對於中共解放軍軍服與國軍軍服有進行比較。截自113年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有媒體記者問到,新版「全民國防手冊」手冊名稱為何用「臺灣」而非「中華民國」,沈威志說明,「台灣」是非常好的字眼,且是2300萬人最大公約數,愛護台灣就是愛護中華民國,民主就是在台灣生根發芽,因此並沒有要區分中華民國跟台灣,「而且手冊內容其實涵蓋了台澎金馬跟中華民國,不管是中文與英文版,如果詳細閱讀的話,你會發現更多精彩的地方。」希望民眾多多支持。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