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中案12/31宣判!前總統馬英九喊無罪 檢斥「犯後態度不佳」建請從重量刑

    2025-09-08 20:22 / 作者 侯柏青
    馬英九三中案最終辯論,馬英九出庭。廖瑞祥攝
    前總統、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時任中投董事長張哲琛和時任總經理汪海清,涉嫌賤賣三中被訴《證券交易法》,3人一審獲判無罪,僅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被判3年半,全案上訴二審纏訟。蔡正元涉案部分已單獨辯結,高院今天針對馬英九等人部分進行辯論,馬英九3人否認犯罪,檢方痛斥犯後態度不佳,建請高院從重量刑。高院訂12/31上午宣判。

    檢方查出,時任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時任中投董事長張哲琛及時任總經理汪海清等人,在《廣電法》2005年12月26日的政黨退出媒體大限時,為了塑造國民黨退出媒體經營的假象,竟用包裹交易方式賤賣三中(中視、中影、中廣),導致中投損害72億9174萬元。至於當年擔任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的蔡正元,也在中影交易案中,涉嫌侵吞2.8億元的阿波羅公司股款。

    一審判馬英九、張哲琛和汪海清無罪,僅蔡正元被依《刑法》侵占罪判3年半,另依《商業會計法》輕判6月,同案被訴的,蔡正元妻子洪菱霙、蔡正元岳父洪信行無罪,一審諭知沒收蔡正元2.8億元犯罪所得。

    全案上訴高院纏訟,高院2021年12月底分案,迄今已審理3年多,高院將全案分割審理,蔡正元部分日前辯結。

    蔡正元是三中案中,一審唯一判決有罪的被告。資料照。侯柏青攝


    高院上周五(9/5)進行辯論,檢方痛批當時馬英九急著脫手三中,才會造成賤賣的狀況。檢方指出,當初中投法律顧問曾說,華夏交易案急迫不是中投在急,全案還在談合約階段,張哲琛也曾說過「還沒有共識」,只有汪海清一人認為有共識。檢方質疑,很多重大事項沒有談定的合約為什麼要急著簽約?就是因為國民黨要在廣電三法施行前賣掉,這是為了「政治考量」而簽約,不是在完整締約的情況下簽約,導致後來的處理「捉襟見肘」。

    檢方當庭秀出會議錄音紀錄,汪海清當時說,12/24就「轉」過去了,所有報紙頭版都會寫,大家都拍拍什麼?現場竟有人聲說「手」。檢方質疑,這個案子根本是為了取得國民黨的政治紅利,無視三中的市場價值。

    馬英九三中案最終辯論,張哲琛出庭。廖瑞祥攝


    馬英九三中案最終辯論,汪海清出庭。廖瑞祥攝


    檢方還指稱,當初就是馬英九指示汪海清,從華夏交易案的框架,轉向單獨交易中廣、中視股權,張哲琛也很清楚,如果單獨賣中視,當時洽談的榮麗公司只願出價每股6.5元,可能會被外界發現賤賣,所以設計出「包裹交易」的方式,讓大家搞不清楚中視的淨值,他們只在意外界是否會發現賤賣,可見,能「對外交代」才是最重要的。

    檢方直指,簽約當時雙方還爭執不休,最後規劃「天龍八步」的架構處理,因為華夏沒有上市櫃,國民黨用華夏的殼,讓外界無法看透三中的錢流向哪裡去了,就是天龍八步的真正目的,當初是馬英九拍板用天龍八步來處理的,馬英九當然應該負責。

    馬英九今天則強調他無罪,馬聲稱,自己當過兩屆總統,三年法務部長、兩屆台北市長,從政40年來一直奉公守法,這是他驕傲的經歷。他強調,擔任主席任內雖然遭到民進黨打壓,但他仍問心無愧,請法院判他無罪。張哲琛和汪海清也強調沒有犯罪,請求高院給予無罪判決。

    檢方則當庭表示,3人均未承認錯誤,馬英九雖聲稱不清楚許多決策,但事實證明他很清楚,檢方建請高院對3人從重量刑。

    高院合議庭訊後諭知全案辯論終結,定12/31上午10點宣判。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