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因應人口快速成長與基層治理負荷,啟動「里別調整計畫」,全國人口最多的左營區福山里將拆為4里。高市府民政局提供
高雄左營區福山里人口近4.5萬人,將於年底拆分為4個里,新增3席里長,雖不影響市議員選區與席次,但地方組織勢必重新洗牌,由於目前藍營有5席穩定基本盤,綠營則陷入「7搶4」激戰,拆里效應將成為2026左楠市議員選舉潛在變數,將成綠營突圍與翻盤關鍵。
左楠選區包括全國人口最多的左營區福山里,人口近4.5萬人,因人口快速成長與行政負擔沉重,高市府啟動「里別調整計畫」,首波即針對福山里進行重劃,預計年底完成法定程序,明年7月正式生效,並納入年底里長選舉作業。福山里拆分為4里後,雖不影響市議員選區與席次,但新增3席里長,牽動地方基層版圖重整。
目前左楠選區共有9席議員,國民黨現任5席李眉蓁、白喬茵、李雅芬、陳玫娟與陳麗珍基層實力穩固,不僅皆將爭取連任,黨內也未見新人挑戰,整體維持低調穩盤,因此藍營仍被看好持續穩固過半席次。
相較於國民黨穩定態勢,綠營則陷入「7搶4」激戰,除了現任的李雅慧、黃文志之外,目前宣布有意參選者還包括罷韓四君子之一的尹立、前立委劉世芳團隊執行長黃偵琳、前青年局長張以理、李雅慧前幕僚郭原甫、前市長葉菊蘭辦公室主任薛兆基,拆里效應恐成突圍與翻盤關鍵。
現任左楠區市議員白喬茵表示,過去福山里里長選舉曾出現「4搶1」的激烈局面,顯見地方參政熱度極高。這次拆分後將新增3席里長,不僅提供過去落選者捲土重來的機會,也代表市議員未來必須面對更多基層溝通與服務挑戰。
有意挑戰左楠選區的前高市府青年局長張以理分析,福山里過去的投票實力可達6000至7000票,約為市議員當選門檻的一半。他認為,若新增的3席里長由與特定議員候選人友好的勢力掌握,將有機會構成穩定的票倉,甚至「拱出1席議員」並非不可能。
張以理說,拆里後市議員需面對更多的里別與里長,必須建立新的基層連結網絡,也需針對選民需求做更即時回應。對於新人參選人而言,這是一場挑戰,也是一場機會。
福山里里長葉德龍表示,選民服務最大的挑戰在於經費不足,現行補助多以「里」為單位,資源分配有限。對他而言,「拆里」絕對是好事,他不僅樂觀其成,更全力支持此舉,期盼未來能有更多資源,更全面照顧里內的弱勢族群。
隨選區人口變動與基層結構重整,左楠選區的政治生態正逐步轉變。年底的里長選舉將是關鍵觀察點,是否能成為市議員選戰中的「前哨戰」與「票源基地」,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