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相關人證、物證逐漸曝光,其中6張柯文哲親筆便利貼,更直接咬死柯文哲涉貪。資料照,廖瑞祥攝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預計將於12月24日辯論終結,同時公布審判日期。近日隨著地院密集傳喚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等證人出庭,以及柯文哲親筆便利貼、金流等證據呈現,案情也逐漸明朗。
據《鏡傳媒》報導,目前呈現在法庭上的證據中,有6大親筆指令咬死柯文哲涉及貪汙。首先前三項親筆事證為柯文哲第一任市長任內,對前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的指示,根據便利貼內容,當時柯文哲對京華城要求合法放寬容積率並未予放水,讓京華城爭取容積率時處處碰壁。
到了第二任市長任內,柯文哲在創立民眾黨、打算競選總統的情況下,浮現資金及人脈需求,柯文哲先是與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在威京集團及市長室密會破冰,接著下指令給新任副市長彭振聲,依據京華城的要求給予違法的20%容積獎勵並收賄。
根據目前呈現在法庭上的6張親筆便利貼內容,柯文哲第一任市長任內給林欽榮的3張便利貼中,對於京華城的態度都還很保守。在2016年9月第一張便利貼中,柯文哲表示已接到京華城陳情,並寫下「這個案子事涉重大利益如果規則很清楚,為何這些人還不死心」、「如何根本解決,讓大家不再胡思亂想」等語,同年12月第二張便利貼中,柯文哲則指示「京華城案涉及龐大利益,所以跨藍綠施壓。若要處理,『合法』最重要,再來合理,合情。此案注意處理。」
到了2018年5月,柯文哲將沈慶京陳情書交辦林欽榮時,寫下「威京小沈給我一份陳情書,我問他為何不一次提出?現在560已經通過,又要變成678%?你研究看看,我是看不懂。」截至第一任市長任期結束前,柯文哲對於京華城案的態度仍相當保守。
然而到了第二任任期,柯文哲對京華城案的態度突然改變,2019年4月26日,柯文哲親筆交辦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關於京華城的行政訴訟案,並交辦彭振聲整合都發局、法務局等處的意見後,於市長室會議討論,完全打臉柯文哲先前稱京華城未進市長室的說法。
2020年2月20日及3月10日,柯文哲兩度和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密會後,同年4月13日,柯文哲直接在京華城公司「(說明版)比較京華城容積率560%與樓地板面積120,284平方米之有限差異」陳情書上,以手諭交辦被告彭振聲,並指示原則就是「公務員不坐牢」。
然而京華城在該份陳情書中,已是算出不同方案下所需付出購買容積移轉的成本將相差達數10億元,足可證明柯文哲明知容積有價、且京華城案利益龐大,並非柯文哲自稱的都不知情。
同年10月26日,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打練京華城,認定台北市政府不必給京華城12萬284平方公尺的允建樓地板後,柯文哲在黃色便利貼親筆寫下「京華城對容積率應該死心了,只希望行政流程加速,讓他們早日完工就可以了」,並貼在一份沈慶京手寫加註的精華廣場建物完工示意圖上交給彭振聲,形同下令彭振聲依照沈慶京的完工示意圖配合辦理。
該張便利貼坐實柯文哲和彭振聲在市府勝訴後,才另闢途徑讓京華城起死回生,並無中生有改以細部計畫變更以取得容積獎勵,讓非屬都更案的京華城違法適用都更法令,改以取得容積獎勵,同樣獲得價值逾百億元的近12萬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且免依《土管條例》回饋7成獲利給市府由全台北市民共享。
2020年10月27日,柯文哲下達便利貼給彭振聲隔天,都發局完成京華城容積獎勵案簽呈,時任副秘書長的李得全認為有公平性疑義應退文,不過由於京華城方面已派人盯場,李得全加註意見後就往上送到彭振聲這關,彭振聲認為有問題,未如往常代柯文哲核章,而是送給柯文哲親自蓋章,彭振聲在偵訊中證稱這是8年來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