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2025第九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廖瑞祥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8月4日南下高雄聆聽傳統產業心聲,會中舉例若台灣對等關稅稅率要談到和日韓一樣15%,可能要加碼投資美國。他當時並以4,000億美元的規模舉例,並反問在場業者,「你是希望中華民國進去美國投資,還是從民間可以籌措4,000億美元投資下去?」被抨擊外洩對美談判籌碼底線。
郭智輝今(13)日出席「2025第九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會後受訪再次被問及,之前請企業一起加碼投資美國4,000億元,雖然是當時「舉例的」,但現在有沒有企業有意願一起集資投資美國?
郭智輝再次替自己辯解,他說,
4,000億美元的數字是他推估的,他當時是和業者討論,請在場業者理解,政府的談判團隊已好不容易才將對等關稅稅率從32%降到20%,
若大家認為政府應該再「往下談」,「以他多年的談判經驗」,往下談就要參考其他國家,譬如各界關切日韓稅率從25%降至15%,就檢驗「他大概花了什麼樣的成本」。郭智輝說,日韓所花的成本,不外是「加碼投資」與「加碼採購」,
而他的檢驗後的推論「你越晚講,可能要給的越高,這個是一定的啦!」「那麼日本既然是5,500(億美元),韓國好像是3,500(億美元),歐盟是6,000(億美元),那我們台灣去談….」。郭智輝說,他在想跟現場的大家互動,
所以才說「這如果沒有4,000(億美元),恐怕就很難說」。郭智輝今天也表示,但是4,000億美元,是國家去談嗎?還是民間有需求的廠商願意去美國投資;他認為,不是政府帶業者去美國投資,而是有意願到美國發展的廠商,政府幫忙整合,協助業者快速在美國落地。郭並舉例,在美國蓋一座工廠恐怕費時要5年;這也是為何經濟部要在美國設貿易服務中心的原因,他並在稍早受訪中透露,本月將設立德州貿易服務中心,接下來還會在美國其他州設貿易服務中心,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提高對美國出口競爭力。
緊接著,郭智輝又先後以台積電、聯電、環球晶赴美投資策略不同;台積電是自行蓋廠,時間長、磨合最久;聯電是合作;環球晶則是併購美國Global Wafers America LLC公司再予以擴大。
因此,郭智輝說,投資美國不見得都是直接蓋廠,蓋廠是最辛苦的,但很快速進入美國市場的方法很多,因此要協助國內廠商開啟另一種貿易模式,從通路下手,投資通路,再到美國各大城市、港口建立warehouse (倉庫),再透過通路進入消費者手上。
媒體追問,所以台積電投資美國就不是1650億美元,是2、3000億美元?郭智輝這次沒再多說,只說,要了解台積電投資,請各位去問台積電,「政府不能夠替私人的公司來回答他們投資。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