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駐台代表高則叡(Cyryl Kozaczewski )見證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去年11月即與波蘭台灣工商協會(Polish-Taiwanese Chamber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簽署無人機產業合作備忘錄。翻攝自波蘭台北辦事處臉書
2022年俄烏戰爭後,台灣與中東歐、波海國家的關係大幅升溫,根據最新統計,波蘭今(2025)年上半年已經成為台灣無人機出口的第一大市場。象徵著在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交織下,台波關係正朝經貿外交與民主供應鏈合作邁進。
根據財政部統計,去(2024)年歐盟整體經濟動能減弱的狀況下,台灣對捷克、波蘭的出口都逆勢成長,對波蘭出口值比起前年同期增加了2.6億美元(約新台幣78億元),尤其無人機這一軍民兩用的高科技產品,更在波蘭的地緣政治與安全需求下成為合作焦點。
財政部關務署另一份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無人機出口金額為1189萬美元(新台幣約3.5億元),較去(2025)年同期成長7.5倍,又以出口到波蘭居冠,以往位居第一的美國位居第二,展現了在地緣政治變動下,台波經貿互動的新高度。
推動這股熱潮的的動力是頻繁的人員互訪與政治交流。外交部長林佳龍去(2024)年率團訪問比利時、立陶宛與波蘭,在波蘭期間應邀參加我國資通電信、電子半導體、智慧城市交通及無人機產業等廠商在當地的「強化台波經濟合作論壇」,並見證台波商會及波台商會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波蘭羅茲市長茲達諾弗絲卡(Hanna Zdanowska)共同見證波蘭台灣工商協會會長Agnieszka Sygitowicz與台灣波蘭商業協會理事長趙忠傑簽署合作備忘錄。截自林佳龍臉書
就在今年7月初,以波蘭經濟發展暨科技部政務次長雅洛斯(Michał Jaros)為首、主動籌組近80人的波蘭國會與企業訪團訪台,訪團在台北與台南舉辦了波蘭晚宴與波蘭經濟論壇,並在活動上簽署了7份關於生物科技、智慧綠能、資訊與通訊科技等策略領域的合作協定 (MOU)。
雅洛斯十分友台,6月接受波蘭通訊社專訪時提及,他首次出訪就是2024年底到台灣參加「台波次長及經貿諮商會議」,他認為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經濟危機,但這同時為波蘭創造投資機會,波蘭擁有優秀的工程師資源、成熟的產業基礎與便捷的交通網絡,有助台灣高科技業進軍歐洲市場。
在高科技合作中,無人機儼然新焦點,波蘭具有地緣政治及軍事安全的優勢,台灣則欲打造先進技術、加強供應鏈合作,雙邊的合作可促進軍民兩用無人機技術整合。近來,在討論經濟、科技與產業外交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時,台灣出口波蘭的無人機數字經常是被提起的案例。
波蘭經濟發展暨科技部政務次長雅洛斯(Michał Jaros,前)主動籌組近80人的波蘭國會與企業訪團訪台。翻攝自波蘭台北辦事處臉書
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所」執行長師馬杰(Matej Šimalčík)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立陶宛、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中歐4國捐贈疫苗,而他們在近5年也成為台灣的經貿合作夥伴,中歐作為歐盟的製造中心,對台灣發展「非紅色供應鏈」至關重要,台波在無人機的合作就是一例。
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去年11月即與波蘭台灣工商協會(Polish-Taiwanese Chamber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簽署無人機產業合作備忘錄,這是繼與美國奧克拉瑪州的合作後的第二份MOU,顯示意義重大。
在熱絡的經貿交流之下,波蘭的政治脈動也不可忽視。波蘭於6月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新總統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由於他對於歐盟抱持懷疑主義,也有人擔心他對於歐盟目前對中國較為警惕的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CFSP)及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CSDP)上有不同態度。
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台灣辦事處主任葉皓勤(Marcin Jerzewski)就撰文分析,納夫羅茨基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稱兄道弟,有可能因為親美的立場,願意加強波蘭在印太地區的參與,與川普的印太戰略相呼應。
葉皓勤也指出,波蘭對中國政策的務實態度可能聚焦於經濟利益而非共同的價值觀,不過美國國內政策的不穩定,也可能對波蘭外交走向產生不確定性,尤其可能進一步影響波蘭在印太與台灣議題上的立場。
波蘭政壇的新變化,的確是雙邊合作的未知數。但近年來波蘭政要訪團多次訪台,「波台國會小組」是波蘭國會同性質小組中成員數最多者,無論如何,經貿與科技合作已讓台波關係站上新高度,未來能否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持續向前,將是雙方共同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