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清德補提大法官 學者籲立委別同意:避免七權合一憲政野獸禍害國家

    2025-07-03 10:16 / 作者 楊亞璇 陳祖傑
    立法院主持第11屆第3會期第4次全院委員會「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及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林騰鷂。瑞祥攝
    立法院預計7月25日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7/3)舉行「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及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與會學者呼籲不要同意賴清德所提名的人擔任大法官,以免賴清德結合總統權、行政權、立法權、考試權、監察權、司法權及媒體權,淪為一頭七權合一的憲政野獸,禍害國家;也有學者表示,執政黨不宜再以「反對執政黨」為理由去否定被提名人,將嚴重斲傷司法獨立性。

    國民黨團推薦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林騰鷂說,賴清德三大惡政傷害人民,七大濫政失去人民信任,作為礦工之子的稅改沒有為弱勢發聲,沒有反省改革,當了總統就耍賴,民主已成笑話,賴敗壞憲政。

    林騰鷂說,賴清德所提的大法官人選不應該獲得國會同意,上次賴清德提名「選舉跑腿」競選主委姚立明當司法院長,藐視法學界,恣意濫用總統大法官提名權,這次更離譜、變本加厲!賴清德提名一個只任一、二審檢察署主任檢察官的蔡秋明擔任司法院長,顛倒各個法庭檢察官應受法官指揮節制的司法天理,這種惡行應該受到譴責。

    林騰鷂強調,對獨裁者的防範與反對,是公民的義務,也是立法委員的天職,他公開呼籲,不要同意賴清德所提名的人擔任大法官,以免賴清德結合總統權、行政權、立法權、考試權、監察權、司法權及媒體權,淪為一頭七權合一的憲政野獸,禍害國家,傷害人民。

    針對大法官提名,民眾黨推薦學者代表、北大法律系副教授黃銘輝認為,總統做通盤考量時,考量到立院作為最高民意機關,可以讓立院有更多參與,化解可能產生的僵局,總統雖有實際主導權,但總統提名與立法院之間,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協調性,而不是只有對抗。

    黃銘輝提及,這次提名名單一半以上是女性,必須要給予高度肯定,自己對執政跟在野各自有期許,希望兩邊都應該要知道讓憲法法庭運作下去,這是總統跟立院雙方的責任,要共同協力,形塑一個可運作的政府,因此做審查時不能設定只要1個2個,而是要秉持為國舉才做總體考量,讓憲法法庭健全運作。

    黃銘輝也說,執政黨真的不宜再以「反對執政黨」為理由去否定被提名人,將嚴重斲傷司法獨立性,「如果自己去否決曾經反對過你,那你的驕傲何在,擺明你提名的同意的都是你的人」,法律的思考跟政治思考不同,提出批評很正常,自己不太能理解法律學者怎麼可能長期持單一政黨政策與理念。

    另位,他呼籲,在野黨也不宜以單一理念去全盤否決被提名人,例如有人反對死刑就打死不讓該人擔任大法官,如果一個學者向來對人權、生命權有一定看法,現在為通過立法院審查改口說死刑有條件贊成,「大家不覺得可怕嗎,我們要有風骨有理念的還是隨波逐流的(大法官)?」

    民進黨團推薦律師賴秉詳指出,資格上來說,幾位被提名人都是司法界前輩、學經歷俱足,大法官人事審查部分,應該就司法行政、司法專業進行探討,建議立法院,目前司法實務上最嚴重的應該是司法人員過勞,未來審查大法官人選時,立委們可以就相關議題,尤其這次是由檢方擔任院長,司法過勞的問題如何解決?

    國民黨團推薦的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指出,現行大法官任期制度要讓大法官人員結構新舊混合、任期交錯,避免4年一任的總統壟斷大法官提名權,讓每一任總統都有提名大法官的機會,但如果有政黨執政超過8年,就必然會出現所有大法官皆由同一政黨提名的現象。他說,現在總統提名大法官後,要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他覺得反而可以讓目前大法官可避免被貼上藍綠標籤。

    不過蘇子喬也表示,如今朝野爭執不斷,出現政治爭議的時候,是否都適合由憲法法庭來解決?他認為,這部分是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蘇子喬接著也質疑,這批大法官被提名人中,有5人是留學德國背景,台灣法律體系偏向歐陸法系,這無可厚非,但竟然沒有美國留學背景的被提名人,他認為應該要再思考是否有過度偏頗的情況。
    楊亞璇,陳祖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