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汾陽居被爆「因北市科遭誤拆」 文化局澄清:當時非古蹟、官員退席不違法

    2025-05-27 16:41 / 作者 陳怡穎
    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資料照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踢爆,時任台北市長期間,涉嫌低價強徵北士科土地,還誤拆歷史建物「汾陽居」,更傳出市府在對汾陽居文資審議時,列席官員未迴避、提前離席。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今(5/27)日親上火線澄清,表示法令允許市府官員列席文資審議會議,「技術性流會」純屬誤解,且汾陽居當時尚未被正式列為古蹟,其位置亦與目前輝達預定總部基地距離甚遠,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根據《鏡週刊》報導,師大社教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控訴,北士科範圍內的歷史古蹟「汾陽居」未經正式審議即遭拆除,市府官員還曾於文資審議會議中「技術性退席」,導致會議流會,另有無投票權之官員參與表決,導致汾陽居未被認定為古蹟,進而慘遭拆除。

    對此,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今赴議會備詢前受訪,表示「汾陽居」和現今輝達總部即將落腳的區域差很遠,不在同一個區塊裡。至於違法開會一事,蔡解釋,當時的法令允許官員在審議會中列席,並無迴避義務,直到108年監察院提出糾正意見後,文資審議才修法規定與案件有關的官員需迴避,所以當時的柯市府並未違法。

    關於審議會「技術性流會」一事,蔡詩萍指「是誤會」,鍾永豐離席當天,是市議會教育委員會開會,相關首長必須列席,鍾也是等到最後才去委員會,而五位前市府機關代表列席也合法。

    針對誤拆一事,蔡詩萍也指出,廠商當年僅誤拆汾陽居「邊角部分」,不是整體結構,「未影響文資價值判斷。」當年的文化局之後也重新審議汾陽居的文資身分,且當時汾陽居還不是古蹟,只是列冊而已。

    另外,外界質疑汾陽居資料為何不公開,蔡則解釋,文資列冊原就屬於審議前程序,基於避免建物遭先行破壞,因此採不公開原則。列冊只是保留審議可能,並非保障身份,這也是國際文資保護常見做法。

    北市地政局長王瑞雲也補充,北士科是在民國98年進行區段性土地徵收,依照當時法規適用「公告現值」補償,現在則是用市價,並無報載低價強徵之實;針對週刊所提的新光人壽回函,王瑞雲表示將於議會備詢時統一回應。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