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記者會,經濟部次長賴建信主持。廖瑞祥攝
經濟部今(28)日召開今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因此,審議委員慎重看待電價對物價影響,
決定4月起電價維持凍漲,平均單價維持3.7556元,並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今天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採共識決,與會委員皆認同,疫情及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上漲,才是造成台電巨額虧損的主因,截至去年底累計虧損達4,229億元,既如此,經濟部就該全力向立院爭取電費撥補,穩健台電公司財務體質。
不同於原先外界猜測,本次會議不排除做出「暫緩調漲」決議,並視撥補結果擇日加開臨時會。賴建信指出,由於國際關稅變化短期尚未明朗,因此也不會召開臨時會,而是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預算。
經濟部原先編列113年度追加預算1,000億元撥補台電,該預算已獲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目前仍待大院協商。至於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日前已被立院刪除。
賴建信表示,將全力爭取立院支持113年度追加預算1,000億元;及以符合法令規範方式,利用歲計賸餘在114年度再編列1,000億元預算撥補台電。由於朝野對立加劇,讓外界對台電最終能否成功獲得電費撥補缺乏信心。對此,賴建信表示,若真的最終未獲得2,000億元撥補,會在9月底召開的下半年電價費率審議會做整體考量。
雖然今天電價會議最終拍板4月電價凍漲,但
根據台電計算各項成本及費用支出,並加計合理利潤後,每度電的合理單價應為4.0968元,若以去年10月16日調漲後(只漲工業電價)的每度平均單價3.7556元計,合理漲幅應為9.085%。今天會議也討論到台電約有150萬戶,每月只繳33元底度電費的「空戶」成本問題,台電的掛表、線路巡檢、人員抄表成本已遠高於底度費用,有必要進行調整。由於底度收費標準不在電價費率審議會的討論範疇內,因此經濟部請台電提出檢討報告,再由能源署裁示後做必要調整。
「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記者會,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左二)主持。廖瑞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