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資料照。陳品佑攝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27)日表示,
站在台電的立場,不能講電價該怎麼漲,只能計算台電所需要的成本;但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已經鬆口,只要獲得2,000億元電費補貼,今年就一定不會漲電價。至於媒體報導電價上漲可能設緩衝期,曾文生表示,過去確實曾經有過延後上漲。
經濟部預計明天(3/28)召開今年第一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4月1日起電價漲幅;曾文生今天上廣播節目《POP撞新聞》,接受主持人黃暐瀚專訪。
曾文生說,過去這段時間,媒體曾報導今次電價平均漲幅6%,那是因媒體已熟悉電價調整機制,以台電公開數據推論出來的,他透露以台電每年營收約8,000億元來算,若今年不漲電價恐虧損500億元,據此推估平均電價漲幅應達6%。
至於平均電價漲幅另有8%的版本,曾文生解釋,那是因為電價最快4月1日調漲,相當於今年漲假期間只剩9個月,才推算漲幅要達8%,但這都不是台電說的。
由於行政院未放棄爭取今年追加預算補貼台電,明天電價審議委員會恐難做出結論,故而今次電價會議可能會祭出緩衝期,待立院會期結束,預算撥補確定落空,到7月再上漲。
對此,
曾文生坦言,2022年俄烏戰爭開打,當年4月戰爭才剛開始,電價費率審議會確實做出暫緩調漲的結論,直到7月才決定電價上漲。曾文生今天也拿出各國電價成本數據,無論是民生電價、工業電價,台灣平均電價分別是2.77元、4.27元,皆比韓國、日本、法國、德國、英國來得低。眾所周知,電價與物價連動,過去的經驗是電價漲上去還會跌下來,但物價卻是一漲不回頭。
事實上,俄烏戰爭以來,包括德國、法國、日本都給予電價補貼;但由於這些國家的電業都是民營公司,政府不只是直接補貼電力公司,而是間接補貼燃料,或是擴大社福支出,因此政府補助的成本高得嚇人,例如德國在2023年補貼(換算新台幣)約5,200億元,法國補貼7,000億元,日本分別補貼5500億元、2800億元,但台電迄今只獲政府撥補電費500億元。
錯把增資當補貼 台電未獲3,000億元撥補曾文生也澄清,外界不乏誤解台電已獲政府3,000億元電費補貼,實際上只有2023年獲撥補500億元,另外在113年度的追加預算1,000億元仍在立院待協商,114年度的1,000億元則已遭立院刪除。
至於其他2,500億元,曾文生說明,這是分別在2023年、2024年獲得政府增資1,500億元、1,000億元。由於政府推動十年電網強韌計劃,為減少台電舉債壓力,減少利息支出,故而由政府出資,協助台電投資電網建設。
「一直把增資說成補貼是錯的,這不是事實,政府真正補貼台電只500億元」。曾文生說,過去台電為免物價波動,承擔了政策任務,讓政府總支出省下來了;如今政府省下了錢,用經濟成長果實產生的歲計賸餘來補貼台電,在邏輯上是完全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