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2:16
研調機構TrendForce今日(11/14)指出,預估2026年,晶圓代工市場仍受到AI需求推動,將進一步加速先進製程技術的應用;而成熟製程預計也將因供應鏈庫存水準較低而實現溫和成長,但其成長動能仍將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限制。
2025-11-04 15:37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今日(11/4)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獲利情形。受惠於客戶對電腦、伺服器、通訊、工業用以及車用半導體晶圓需求增長,Q3合併營收額123.49億元,季增5.6%,年增4.6%。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7.03億元,季減16.6%、年減20%。每股盈餘則為0.91元,皆較上季與去年同期衰退。
2025-10-29 20:35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今日(10/29)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獲利情形。法人聚焦聯電在海外布局,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公司已在新加坡、美國擴大產能,落實製造地區多元化。從長遠來看,聯電的目標是實現均衡的布局,無論是挑戰還是機會,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以面臨改變。
2025-09-11 19:50
國巨(2327)今(1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以每股新台幣229.8元,公開收購上櫃公司茂達電子(6138)28.5%股權,最高收購數量為2,127萬7,245股,最低收購數量為373萬3,000股,市場估約斥資48億元。國巨表示,希望透過股權持有,開啟與茂達管理層對話,尋求未來策略性合作契機,強化長期競爭優勢。
2025-08-11 15:33
電源管理IC廠致新上半年每股盈餘8.51元。市場關注半導體關稅議題,致新董事長吳錦川表示,客戶目前對關稅沒有特別的反應,需等到關稅的稅率確定之後,供應鏈自然就會制定因應對策,上半年客戶應有提前拉貨,下半年季節性成長動能恐略低於往年水準,預估第三季營收較上季持平或小幅成長。
2025-03-17 17:40
最新研調報告指出,2024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依營收排名依序為輝達、高通、博通、超微、聯發科、邁威爾、瑞昱、聯詠、上海韋爾半導體、芯源系統等;排名第一的輝達營收占比從2023年33%大幅提升至2024年50%,而高通、博通、超微、聯發科皆下滑。
2024-07-31 15:42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第二季獲利季減18%,每股獲利16.19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獲利36.04元。3奈米天璣9400處理器10月將上陣,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第三季三項產品持平,整體營收約季減3%至季增4%,全年營收維持中位數成長、毛利率46~48%不變。首批導入天璣9400機型較上一代更多, 預估今年旗艦產品營收成長超過50%。
2024-07-07 07:10
AI應用大爆發!CoWoS產能吃緊,晶圓廠和封測廠基於成本與效能考量,正在尋求其他先進封裝技術,最近火紅的FOPLP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an out Panel-level Packaging)正是被點名的關鍵技術,不只吸引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三大廠相繼投入,AI晶片巨擘輝達更透露將在2025年於GB200率先採用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成為FOPLP前進AI應用的發展契機。而國內面板大廠群創率先切入FOPLP,成功從面板製造業跨足到半導體封裝領域。
2024-05-21 12:49
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今天(5/21)召開股東常會。總經理謝再居表示,力積電近2年努力調整產品線投資策略,試著迎接OOC客戶需求,朝積極開發BCD製程、製作電源管理IC、擴大快閃記憶體產品線及開發晶圓對晶圓堆疊技術等四大策略進行。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調整成效顯現,公司營收可望逐漸回升。
2024-02-19 15:14
第三代半導體測試需求興起,半導體測試加工服務廠微矽電子(8162)配合創新板上市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3,436張,競拍底價32.41元,競拍時間自2月20日至22日,2月26日開標,暫定3月7日掛牌。展望後市,竹南廠擴廠預計今首季完工,有利晶圓測試和薄化產能擴增,FSM和SiC晶圓測試今年進入量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