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14:40
隨著全球高齡化進程加速,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已成為各國的首要課題。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8)日透露,最快於5月推出個人醫療風險分級系統,透過紅、黃、綠燈三種顏色,告訴患者不同罹患疾病的風險預測,第一階段將鎖定糖尿病的併發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衛教AI助理,根據個人風險預測結果,提供量身訂做的衛教資料。
2025-03-21 17:36
近日清晨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各地普遍低溫,白天溫度又大幅上升,台北市政府今天(3/21)罕見發布「溫差達危險等級預警」,提醒未來幾天恐怕有高達11℃溫差。醫師提醒,有心腦血管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須特別留心,否則會增加猝死風險,務必做好保暖工作。
2024-12-28 14:04
全台急凍,成為心血管患者的無形殺手!台中醫院收治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患者上周增加1至2成,其中,一名60多歲男子因腹瀉不舒服,廁所上了2小時未出來,家屬破門,才發現男子倒地、已經失去呼吸心跳。
2024-12-07 20:55
日本女星中山美穗6日於家中猝逝,享年54歲,詳細死因仍待最快8日解剖,以進一步調查釐清。但由於她被發現時門鎖著,以半倒的坐姿在放滿熱水的浴缸身亡,沒有外傷痕跡,現場也未遺留遺書或藥物等物品,外界盛傳懷疑是「熱休克」導致。對此,急診醫師李建璋分析浴缸中死亡的2種情形,並提醒民眾泡澡注意事項。
2024-10-20 16:51
時序進秋天,近日氣溫明顯下降,腦中風患者也隨即增加,據衛福部統計,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台灣腦中風協會理事長連立明今(20日)呼籲,腦中風普遍三高控制不佳,為了防範再度中風,應在出院後持續繼續進行個案管理,每年可至少幫助1200人,健保署長石崇良則回應,之前曾提出「高血脂共照論質計酬方案」,最快將在1月上路,預計所有中風患者都能受惠。
2024-10-19 10:29
內政部今(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顯示,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如排除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亦即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2024-07-04 11:58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發出警訊,四大慢性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糖尿病、慢性肺病,讓高齡化社會中72%長者提早死亡,為解決醫護照顧人力不足、醫療品質不均等問題,臺大醫院今(7/4)日表示,14年前發展出「內科部遠距照護中心」,讓每位病患都能體驗到家隔壁就有台大醫院,透過AI發展讓醫療品質更進一步提升。
2024-06-18 13:10
衛福部昨天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年撥快14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蘇一峰今(6/18)指出,十大死因中,有四大死因與呼吸道疾病有關,直言「呼吸道疾病儼然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認為空氣污染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
2024-06-17 10:00
衛福部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暫居前三名,與前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第二名,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新冠則從原本的第三名降到第六名,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則是恢復至疫情前排名。
2024-06-06 13:41
過去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10至15年,背後原因除了自殺與意外死亡外,有較高的高血脂、高血壓及高血糖等共病;北巿聯醫院松德院區與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團隊合作,今(6/6)日發表重磅發現,「降血壓藥物」能有效降低這類患者死亡風險。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