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14:40
隨著全球高齡化進程加速,慢性病的預防與照護已成為各國的首要課題。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8)日透露,最快於5月推出個人醫療風險分級系統,透過紅、黃、綠燈三種顏色,告訴患者不同罹患疾病的風險預測,第一階段將鎖定糖尿病的併發症,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衛教AI助理,根據個人風險預測結果,提供量身訂做的衛教資料。
2025-03-21 17:36
近日清晨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各地普遍低溫,白天溫度又大幅上升,台北市政府今天(3/21)罕見發布「溫差達危險等級預警」,提醒未來幾天恐怕有高達11℃溫差。醫師提醒,有心腦血管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須特別留心,否則會增加猝死風險,務必做好保暖工作。
2024-10-20 16:51
時序進秋天,近日氣溫明顯下降,腦中風患者也隨即增加,據衛福部統計,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台灣腦中風協會理事長連立明今(20日)呼籲,腦中風普遍三高控制不佳,為了防範再度中風,應在出院後持續繼續進行個案管理,每年可至少幫助1200人,健保署長石崇良則回應,之前曾提出「高血脂共照論質計酬方案」,最快將在1月上路,預計所有中風患者都能受惠。
2024-10-19 10:29
內政部今(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顯示,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如排除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亦即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2024-06-18 13:10
衛福部昨天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年撥快14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蘇一峰今(6/18)指出,十大死因中,有四大死因與呼吸道疾病有關,直言「呼吸道疾病儼然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認為空氣污染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
2024-06-17 10:00
衛福部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暫居前三名,與前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第二名,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新冠則從原本的第三名降到第六名,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則是恢復至疫情前排名。
2024-05-30 13:34
據衛福部2022年統計,腦血管疾病共計奪走1.2萬人生命,等於每42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5/30)日提醒,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及家人,8項危險警訊中只要中3項,就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
2024-02-19 11:57
台灣即將在明(2025)進入超高齡社會,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針對長輩健康進行全方位研究,發現一般成人僅15%有睡眠呼吸中止症,60歲以上長者則一口氣飆升至56%以上,背後原因不外乎與高塌陷結構、不穩定呼吸、覺醒閾質較低、上呼吸道肌肉功能弱等4大問題有關,希望長輩覺得睡不飽,不應直接服用安眠藥,應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
2024-01-20 15:27
根據中央氣象署發布的預測,明日寒流報到,下週是寒流最強的時候,民眾關切「低溫假」的可能性。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表示,為了避免勞工因低溫引發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等職業災害,已訂定「寒冷天氣期間戶外作業安全健康指引」,若雇主未依指引,適時採取安全健康管理措施,且屆期未改善,最重可罰15萬元。
2023-12-19 16:37
38歲張姓補教老師鮮少運動,加上壓力大,晚上經常吃宵夜,體重直線上升,參加健檢時發現血糖偏高,醫師建議藥物控制,但他自認年輕,沒有定期追蹤也未遵照醫囑服藥,某天看課本時變得模糊,連忙就醫檢查,結果血糖飆高到260,讓他後悔不已,直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