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3:45
南部一診所近日驚爆離譜處方箋,病患竟被要求睡前一次服用高達23顆藥物,消息在社群媒體瘋傳後,引發醫界與社會輿論高度震驚與關注。對此,台灣精神醫學會12日發出聲明,呼籲正確使用安眠藥,若僅一味藉由高量強效藥物來治療睡眠障礙,但在認知行為上無法配合醫囑作生活環境以及壓力的調整,也很難有治療成效,甚至造成藥物依賴與不當使用。
2025-08-12 21:52
Arm 今日在 SIGGRAPH 上發表 Arm 類神經技術(Arm Neural Technology),首創將專用類神經加速器導入 2026 年推出的 Arm GPU,類神經超取樣是 Arm 類神經技術的首款應用,能夠以每幀四毫秒的速度,實現兩倍的解析度提升。透過此技術能將用於圖像渲染的 GPU 效能提升至更高水準,為當前手遊領域中行動裝置內容,減少了多達 50% 的 GPU 工作負載。
2025-08-12 21:24
人工智慧(AI)點燃人類對科技的新一波焦慮,有人急於了解AI,有人則把AI當大神「凡事問」。一名男子詢問聊天機器人ChatGPT健康問題,聽從AI建議停止在飲食中加鹽,竟罹患溴中毒(bromism)。
2025-08-12 14:53
疾病管制署今(12)日公布近10年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居住北部5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4月至新疆旅遊,曾於動物市集接觸羊隻和馬匹,當下因為找不到水,所以他沒洗手,7月初出現發燒、寒顫等不適症狀,多次前往診所就醫,後續因肝指數偏高轉至醫院,並因發燒及肝脾腫大而住院治療,血液培養之菌株經鑑定為布氏桿菌,經治療後已於日前出院。
2025-08-12 06:01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726首波大罷免選後、8月10日民眾黨全代會貫徹「兩年條款」並承諾明年一月底卸任立委之際,兩度表態參選新北市長。熟悉雙北藍營人士高度關注,認為黃有意收割大罷免戰果,在十月國民黨主席選前定調新北為「藍白合」示範區增加談判籌碼,並解讀黃劍指民調領先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已挑動台北市長蔣萬安2032年接班梯隊、蔣李雙北同盟的敏感神經。
2025-08-11 16:15
高雄街頭傳奇「熱褲哥」長年只穿短褲,推著回收車穿梭新崛江10餘年,被戲稱「霍爾的移動城堡」,其實他患有思覺失調症,長期受幻聽妄想困擾;2022年因糾紛遭強制送醫,經凱旋醫院治療後病情穩定,現已脫離街頭,找到工作與住處,成功重返社會。
2025-08-11 15:27
揚智與Ceva公司宣布達成戰略授權合作,將Ceva先進的NeuPro-Nano與NeuPro-M神經處理單元(NPU)整合至ALi新一代影音顯示子系統(VDSS)平台。此次合作結合ALi在多媒體SoC的專業與Ceva尖端AI技術,將為智慧顯示器、機上盒及各類視覺運算設備等智慧邊緣裝置提供高效能的音訊、影像、視覺、感測與AI處理應用。
美國西北大學日前發表歷時25年的「超級老人」(SuperAgers)追蹤研究成果,表示在分析近300名80歲以上「超級老人」的大腦結構後發現,這群人雖然長壽,記憶力卻和年輕他們20至30歲的人相當,其中的關鍵可能就在於他們獨特的大腦結構與基因密碼。
2025-08-11 12:08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日前在中國北京舉行,廣州卡伊瓦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其峰在會上宣布,團隊正在研發全球第一個「代孕機器人」,可模擬女性真實受孕和孕育嬰兒,目前預計機器人售價不會超過10萬人民幣(約台幣41.6萬),且1年之內就可推出,解放女性子宮,獲得不少關注熱議。
2025-08-10 14:54
小提琴女神林逸欣2022年與交往多年圈外老公「Tony」陳孟強結婚,因疫情等緣故延遲婚宴3年,本月2日終於在台北寒舍艾美席開27桌,親友賓客們紛紛獻上祝福。林逸欣對婚禮耗費心思,日前在社群釋出長達12分鐘的成長影片,讓網友看了相當感動,「在愛裡長大的孩子」、「原來這樣的典範家庭是真實存在的」。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