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1:02
藝人沈玉琳日前確診白血病(血癌),讓不少粉絲震驚不已。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今日(8/7)也在臉書發文分享白血病的誘發因素等知識,提醒民眾血癌並非「突然發生」,而是不當的生活習慣長期累積所造成。
2025-08-06 16:04
別再輕視「小」感冒!一般人對流感或COVID-19的印象,大多是喉嚨痛、發燒、咳嗽幾天,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到,研究發現這些病毒會讓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轉移細胞「甦醒」,甚至在短短兩週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呼籲癌症康復者認真對待每一場病毒感染,做好防護。
2025-08-06 13:13
知名綜藝主持人沈玉琳傳出因罹患猛爆性肝炎,身體不適緊急送醫,7月29日被緊急送往台北三軍總醫院,並入住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據了解,三總幫他安排各項檢查和,治療目前肝炎狀況已受控,肝臟與胰臟病變也已排除,不過因體內白血球指數過高,且內臟有部分損傷,院方已安排轉入血液腫瘤科,進一步釐清病因。
2025-07-25 21:15
726大罷免投票明(7/26)登場,罷團山除薇害選前之夜從台北小巨蛋出發步行至榮星花園造,沿路「罷免王鴻薇!」口號震天響,八旬國民黨員黃燈煌也站上街頭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懂不懂國父思想?」。步行隊伍光是在敦化北路人行道,約70秒綠燈路口,就等三回合才全數出發完畢,人龍延綿約一公里,吸引許多下班民眾目光。
2025-07-21 20:15
許多癌症患者可能都有過「餓死癌細胞」的想法,不過,醫師指出,最新研究發現,低醣也可能逼著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求生,因此,患者飲食不是不能低醣,而是要有配套,蛋白質等要足夠等才能支擋起免疫系統。
2025-07-19 09:00
一般相信體型較大、壽命較長的動物癌症風險較高,不過一項本月發表的研究指出,龜類只有1%會受到癌症影響,即使出現腫瘤也幾乎不擴散,包括重達數百公斤、壽命逾百歲的巨型烏龜類也是如此,罹癌率遠遠低於哺乳類和鳥類,研究人員表示,此發現可能為人類防癌、抗癌提供寶貴線索。
2025-07-16 21:12
「二階罷免誰沒連署?我們找的就是你!」大罷免投票倒數十天,港湖雙罷團發出召集令,狂催選民726「一人拉三票」出門罷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16日週三晚間7點民進黨台北市議會黨團「台北同意罷!」港湖首發造勢,晚間8點50分,主辦單位宣布現場超過兩千人聚集,「讓李彥秀看到我們的決心。」
2025-07-10 12:30
726罷免倒數計時,白袍醫生也挺身罷免!今(10)日醫界發表共同聲明,形容這一年來國會亂象,如同台灣大腦癌細胞增生、擴散危害到全台安全。前花蓮立委、醫師陳永興點名,尤其是國民黨團總召傅崑萁就是台灣的惡性腫瘤,鼓勵全台醫師透過大罷免手術切除,726一定要返鄉投下同意票,根除國會「癌細胞」。
2025-07-09 11:07
50歲女星唐玲上《聚焦2.0》分享抗癌經歷,透露已撤銷重大傷病卡,也拔除放置左肩的人工血管,宣布自己終於變回「麻瓜」,不再是「生化人」,她還跟璟宣學做皮拉提斯,進行術後重建,並一改過去重口味飲食習慣。
2025-06-22 07:00
據國健署113年癌症報告,頭頸癌為男性發生與死亡率第4位,下咽癌雖僅占一成,因位處咽喉、淋巴密集,易擴散且初期不易察覺。一名50歲男子菸酒檳成癮,直到出現喉嚨卡卡、吞嚥痛,確診下咽癌晚期,治療後仍轉移肺部,現靠免疫療法延命,醫師提醒,遠離「菸、酒、檳」是保命關鍵。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