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08:00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推動6年後,隨著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碑邁入下一階段,當大量前輩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無償將珍貴的作品捐給國家典藏時,榮光背後卻有人才斷層隱憂,高等教育階段有志投入的學生持續減少、既有教育資源不足、就業前景不佳等問題環環相扣,連帶影響國民教育的師資與課程只能輕描淡寫,當作品收集、場館建設逐漸到位後,又該怎麼深化人才的培育?
2025-03-25 16:22
台南國家美術館(南國美)籌備處今(3/25)日揭牌,第二座國家級美術館終於成立,並將聚焦於1895-1960從日治到戰後藝術家作品,包含陳澄波、郭柏川、郭雪湖等前輩藝術家家屬出席典禮,並簽署捐贈作品意向書,其中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便一口氣捐出高達2000幅陳澄波作品。
2025-03-24 09:16
有國美二館之稱的「臺南國家美術館」,文化部日前宣布,將於明日(3/25)美術節掛牌成立籌備處。對此,前台中市長、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日表示,雖很欣慰台灣終於擁有一座近現代美術館,他卻也感嘆「這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原本應該原屬於台中,而且坐落在台中州廳的」。
2024-12-23 16:27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23)出席「監察院113年巡察行政院會議」,會中由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代表院長陳菊,率領全體監察委員前來。卓榮泰強調,後疫情時代,以及美國新政府成立之後,台灣都面臨諸多機會,無論是高科技發展、經濟成長,以及穩固地緣關係上的重要性等,皆必須依靠更堅強的行政團隊、更穩定的五院體制運作,才能接受世界局勢的各種挑戰,引領台灣邁向更好的前景。
2024-11-11 08:00
人行天橋是舊時代車本主義下的產物,台北市政府以交通「人本為主」的目的要拆除和平新生天橋,卻在決策及溝通過程漠視「人味」的重要性,遭致民眾強烈抗議並不意外。
2024-09-12 12:52
文化部今(9/12)於行政院會說明「重建台灣藝術史2.0」,經行政院同意核定2025-2028年共14億元,將實踐總統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願景。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該計畫除了由政府服務資源系統性保存研究珍貴藝術資產,未來更將納入音樂、文學、建築及歌仔戲史等5大面向的文化研究。
2024-08-22 14:56
行政院院會今(8/22)日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文化部主管預算總計達290.09億元,再度突破113年編列數,且較113年法定預算數259.18億元,成長幅度近12%;加計前瞻基礎建設預算13.84億元,總計文化部114年度編列預算數達303.93億元,首度突破300億元。文化部以「國家希望工程」為藍本,提出12項「沃土計畫」發展藝文各面向。
2024-05-22 10:53
新任文化部長李遠(小野)今(5/22)日首度赴立法院,對於立委詢問對短影音、抖音的看法,他表示抖音明顯是認知作戰,讓接收的人缺少耐心,現在年輕人看電影都要快轉,很多人小說也都是用聽的,但這些都只是生活裡的娛樂而已,不是文化。
2024-04-13 17:46
國立台灣美術館「匯流溯源─國美典藏台灣早期書畫展」、「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2檔展覽開幕,呈現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下,橫跨將近300年台灣美術史風貌。
2024-03-30 20:42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台灣工藝中心2場館開啟首次合作,推出「日月頌—顏水龍與台灣」展覽,今(3/30)日舉行開幕儀式,也是顏水龍重要作品〈旭日東昇〉2021年在台北拆除後重見天日;策展人顏娟英說明,這幅作品重達46公噸,要從台北運送到台中困難重重,今日重見天日是經過了許多人的努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