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13:40
因應近期接連發生住宅火災意外,造成民眾傷亡與重大財損,內政部宣布自今年起,擴大集合住宅公共安全檢查的申報範圍,除原本8樓以上未滿16樓的集合住宅需每3年申報1次公安檢查外,6至7樓建築也納入規範,改為每4年申報1次。未依規定辦理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2025-04-16 19:39
台灣2021年發生「513」大停電,經查是因台電高屏供電區營運處路北超高壓變電所有人為疏失,導致興達、通霄電廠機組緊急降載,台電因而被迫執行六輪全台分區停電5小時,影響415萬戶。監察院彈劾時任高屏供處長吳清木等4人並移送懲戒法院究責,懲戒法院今天認定有必要懲戒,判吳清木罰款20萬,其他則3人分別記過1到2次。可上訴。
2025-04-15 19:19
面對高科技產業陸續進駐南部、演唱會經濟帶動高雄觀光,為進一步提供南部民眾與國外商務旅客便捷服務,以提升高雄小港機場國際航班能見度。民進黨立委李柏毅今(4/15)質詢時表示,應引進大型客機,並以高雄直飛歐美澳航班為長遠目標。交通部長陳世凱回應,長程航線的推動需仰賴更多轉機客源,目前正將小港機場作為區域轉運樞紐,未來將持續與民航公司合作。
2025-04-15 16:14
沃旭能源今(15)日宣布,920 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首座陸上變電站已如期完成通電測試,成功將位於彰濱工業區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離岸風場的陸上變電站連接至台灣電力公司電網並正式啟用。
2025-04-14 19:31
陽明山小油坑今天(4/14)上午發生火燒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判是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所架設的空品感測器自燃所導致;國研院指出,該計畫是為偵測大囤火山活動噴發氣體與空氣品質,設備是委託廠商架設,經測試驗證才部署,設備雖在現場,但真正火災原因還須消防單位鑑定。
2025-04-02 15:14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上周決議4月起電價凍漲,在野黨批評這是因應「大罷免」的政治考量。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反駁,在野黨什麼事都用政治角度考量,委員來自社會各界代表,還有學者,這種說法實在是讓電價審議委員「受到侮辱」。
2025-04-02 13:39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今(4/2)質詢表示,高雄最大漁電共生案場,2024年已與台電併網,預計每年供電8750度,但現場光電立柱密集,未見養殖設施,水位僅及腳踝,質疑「難道養彈塗魚?」,高市府海洋局長黃登福說明,該案場仍在試運轉階段,未正式發電,將進行養殖事實查核。
2025-04-01 20:43
總統賴清德今(4/1)天晚上出席工商協進會青年工商團體聯誼餐會,他在致詞時提到,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上任之初面對「五缺」困境,如今已解決不少,在電力方面,「可以穩定供應到2032年沒有問題。」他也說,世界正在改變,台灣要掌握機會,未來要強化非紅供應鏈關鍵地位,不可以離開這個供應鏈,若離開供應鏈,未來發展會事倍功半。
2025-03-30 07:50
半導體先進製程在今年正式進入2奈米競爭時代,台積電、三星、英特爾晶圓三雄陸續邁入量產!以技術層面來說,三星在3奈米進入環繞閘極電晶體(GAAFET)架構,算是GAA的先行者,英特爾則是最早使用GAA+晶背供電技術的業者。台積電2奈米雖首度採用GAA架構,但良率表現卻是三星的2倍以上。這場2奈米大戰究竟誰會勝出,似乎已見分曉!
2025-03-29 16:37
台電在虧損超過4000億元,預算撥補又被封殺,原本預期4月電價將調整,未料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昨日決議電價不調漲,引發熱議,更被質疑錯誤的能源政策及不敢調漲電價,導致台電必須承受虧損。經濟部今(3/29)日再次澄清,台電虧損主因為國際燃料價格大漲,電價未完全反映成本導致,核電占比高或低皆會造成台電成本壓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