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8:49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今(10/30)日勘驗同案被告黃景茂的偵訊影音,畫面中,檢察官林俊言質問是否「明知違法」仍將本案送研議,黃景茂一度連喊4次「沒有」,雙方反覆爭執多次,最後黃景茂不再爭辯,筆錄也是如此記載。律師看完痛批林俊言「造假筆錄」,利用黃景茂疲態強行輾壓其意志,應當告發;但檢察官認為,黃景茂說出「對,我是奉交下」,也看過筆錄並簽名,根本沒有偽造文書問題,大酸律師「一廂情願」,根本告不成。
2025-10-30 16:49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今(10/30)日勘驗同案被告、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的偵訊影音。畫面顯示,檢察官林俊言多次質問黃景茂,是否「明知違法」仍將本案送進都委會研議。黃景茂一度否認,期間連喊4次「沒有」,跟林俊言問彭振聲是否承認圖利犯行的反應一樣。黃景茂還解釋「送研議不一定是贊成或反對」,但經林俊言反覆質問,黃景茂最後不再爭辯,回應「對,我是奉交下,一定要…一定要提。」最後「明知違法」和「奉交下」一併被寫在筆錄上。
2025-10-28 21:15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等案,遭起訴求刑28年半,但他堅稱遭到政治迫害,還要偵查檢察官林俊言跟他當面對質。辯護律師日前更加碼指控,林俊言訊問同案被告黃景茂,筆錄不僅沒照實寫,還要書記官寫「我知道有違法」,於是聲請勘驗偵訊光碟,並要求林俊言出庭解釋。審判長今(10/28)日諭知將擇期勘驗,但認為不論如何解釋,都沒有法律依據傳林俊言到庭,駁回聲請。
2025-10-28 18:10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今(10/28)日出庭作證。他表示,京華城「樓地板面積120,284平方公尺」是永久保障,換算下來容積率應為678%,打臉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主張392%,樓地板面積只保障一次,也批評前台北副市長林欽榮,主持都委會決議刪除樓地板面積「沒有道理」。只是張景森講了近1個半小時,檢察官最後只問三題,就認定他的證詞不可採。
2025-10-21 15:25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及政治獻金案,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今(10/21)日二度出庭作證。檢方上次提問黃珊珊,柯文哲傳訊息告知「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她還回應「明白」,是給了什麼?結果律師異議成功,她沒有回答。這次檢方依然緊抓這封關鍵簡訊,質問她當時是否報告過募款計畫,才讓柯文哲說出此話。但黃珊珊回應,「我收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回我這個」,表示柯文哲常要她「不要麻煩別人」,應是怕麻煩沈慶京。
2025-10-07 10:29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台北地院今(10/7)日傳喚他本人出庭作證,迎來本案最高潮。不過,柯文哲還沒開始作證,其他被告卻狀況連連。先是應曉薇的母親清晨傳出身體不適,送醫急救,應曉薇當庭哽咽,拿出媽媽送醫的照片,請求准許請假,審判長看過後,也諭知應曉薇先由辯護律師代為詰問證人。而沈慶京今早也傳出身體不適,遲到近10分鐘才進入法院。
2025-10-02 22:59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今(10/2)日傳喚前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出庭作證。黃景茂證稱,研議沒有違法,但檢察官砲火隆隆,不僅拿出他和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的對話紀錄,顯示兩人好交情,還藉著黃景茂的證詞,間接攻擊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應曉薇。其中,筆錄顯示黃景茂曾在偵查時,供稱「柯文哲市長希望京華城案通過,但都委會研議不一定會照柯文哲和京華城的意思」,更是讓辯方直跳腳,急忙提起異議反擊。
2025-10-02 19:45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涉及京華城案,獲得交保以前鮮少發言,不過近期在法庭內拿取麥克風相當積極。台北地院今(10/2)日傳喚共同被告、前都發局長黃景茂,檢辯詰問完畢,應曉薇先是謝謝檢察官的提問「剛好還她清白」,強調自己絕無施壓公務員,還嗆檢察官編故事,自己和黃景茂就像「最佳男女配角」,如果不被檢方入罪,「又怎麼能讓柯文哲一槍斃命?」
2025-10-02 18:29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日前獲法院裁定交保,但命令不准接觸同案被告和尚未出庭作證的證人,也包含共同被告、時任副市長彭振聲。不過,柯文哲辯護律師鄭深元表示,彭振聲母親已於近日過世,公祭預計10/5在台北市辛亥路第二殯儀館(現改稱懷愛館)舉行,請求審判長准許柯文哲前去捻香,審判長諭知這不在交保裁定的限制範圍,當庭准許柯文哲出席。
2025-10-02 13:27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台北地院今(10/2)日傳喚共同被告、前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出庭作證。黃景茂並未認罪,但辯護律師提示檢方筆錄,詢問為何筆錄寫他曾坦承「知道有違法」?黃景茂澄清,他沒有說過這句話,強調自己一直都堅持「研議沒有違法問題」,稱當天沒有仔細檢查檢方筆錄。不過檢方異議,指控辯方沒事先提出譯文,認為無法確認辯方翻譯是否正確。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