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13:47
外交部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謝長廷、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與日本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今(4/16)出席謝文生所著《從昭和到令和:當代日本的轉變》新書發表會,林佳龍致詞時強調,台日在經貿與外交有很多合作空間,在特殊國際現實下,其實就已經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直言台日關係能從尊重民主、自由、人權和多元文化的價值外交,到安全上的同盟關係都能全面深化,之於維護第一島鏈的和平是不可或缺。
2025-03-20 13:16
第四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今(3/20)起一連3天在高雄展覽館登場。本屆共有500個攤位,展示5G AIOT、智慧治理、智慧醫療、綠能永續、智慧交通等前沿技術;今年主題為「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透過展覽、論壇,預計吸引4萬專業人士參與,探討如何運用 AI、物聯網等科技落實智慧城市與淨零發展,並帶動南部產業升級。
2025-03-11 17:24
氫能是全球與臺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技術之一,其中氫能發電及燃料電池之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培育新能源人才,全球最大跨學科氫能教育活動正式登台!臺灣首屆 H2 Grand Prix (H2GP) Taiwan大獎賽2025年隆重啟動,賽事由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聯華神通集團)、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際教育集團 Horizon Educational及聯華新能源攜手合作舉辦。
2025-02-17 17:33
週日(23日)即將舉行的德國國會大選,經濟議題尤為突出。以高品質工業製造能力為傲的德國,過去五年卻出現經濟停滯、倒退的情況。美聯社整理的德國經濟遭遇的五大問題。
2025-02-12 17:18
面對各國日益嚴格的氣候政策法規與客戶端的市場需求,內部碳定價制度除了落實碳排有價的觀念,可成為企業將氣候風險轉化成低碳轉型綠色商機的重要推手。台達電在2021年實施內部碳費機制,展望未來,台達電將規劃碳費收取涵蓋擴及至範疇三排放。同時,透過內部碳定價機制也成功擴展再生電力、氫能技術等前瞻的科技研發。
2025-02-11 08:39
羅昇與氫豐能源的合作<結合了羅昇在工業自動化跟能源領域上的深厚經驗,及氫豐綠能的氫能創新技術,形成強大的互補優勢,並降低企業能源轉型的成本和風險。此合作還可加速氫能技術在台灣市場的商業化應用,進一步助力企業穩定取得綠電來源,支持各行業的綠色轉型目標。
2025-02-10 20:33
日本眾議員、自民黨台灣政策小組召集人鈴木英敬受交通部觀光署邀請來台接受頒贈「台灣觀光貢獻獎」,晉見副總統蕭美琴,並與外交部長林佳龍會面,林佳龍也藉此感謝美日在領袖峰會聯合聲明中,再次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2025-01-17 16:52
台灣中油董事長方振仁今(17)日表示,配合國家能源轉型政策,中油觀塘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目前進度樂觀,今年3月底開始測試運轉,對北部天然氣供應會更加穩固。至於加氫站將配合交通部大客車試運轉,預計第2季在高雄開始營運。
2025-01-09 19:41
英國駐台代表鄧元翰(John Dennis)自2020年12月駐台,即將於2月卸任,並自英國外交部退休,他今(1/9)日舉辦媒體茶敘,鉅細靡遺回顧超過4年駐台期間台英關係在5大領域的進展,並強調英國對台灣的長期政策沒有改變,工黨於去(2024)年重新執政後仍持續致力於印太地區發展。
2024-12-18 18:28
經濟部力推綠能光電等政策,但核電能否成為選項之一,是工商界和部分民眾關切的焦點。經濟部次長陳正祺今(12/18)日在三三會例會中表示,能源政策屬於高層次問題,必須要慢慢找到平衡、確保安全且足夠供應的方式,核能需要較多時間討論,畢竟民主政治下,尋求社會共識是一切的基礎,目前除了力拼綠能,還有儲能,以及氫能和地熱能否突破將是關鍵。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