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13:40
為了替健保增加財源,衛福部擬調整補充保費,引發各界反彈,行政院指示暫緩規劃。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11/8)受訪強調,政策「沒有所謂的轉彎」,不過調整額度必須思考,2萬元門檻真的太低,恐怕跟健保基本精神衝突,也會衝擊小資族,起徵額度需要再討論。
2025-11-08 10:56
總統賴清德今(11/8)天出席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他指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立後,其中一個工作是提高健保總額,今年實質成長率達到8.13%,是有史以來最高。他表示,明年政府一樣用高推估5.5%,總金額達到9883億,另外再增加199億公務預算,加總就超過1兆零82億元,將會是歷年來最高,希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該更新的設備可以更新,該精進的技術,有錢可以訓練。
2025-11-07 17:44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1/7)日表示,強化國土韌性、因應氣候變遷挑戰,是內政部推動「近零碳建築」政策最核心的願景,包括公有建物設置光電、持續推動新建物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設置太陽光電法制化,以及協助易成孤島地區及都會區建構能源韌性系統,確保災時維持民生、消防等基本電力。
2025-11-07 17:13
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擬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方式收取補充保費,利息、股利、租金等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的補充保費,引起民怨沸騰,行政院昨天晚上緊急喊停。國民黨立委廖先翔今(11/7)天在總質詢時關注此事,行政院長卓榮泰坦承,自己事前並不知道衛福部預告法案的時間,不過「30年來國人都受健保的保障,現在是國人反過頭來要保障健保的時代,大家要有這樣的概念。」
2025-11-07 15:46
國立台灣大學即將邁向百年校慶,今(11/7)日舉行第二屆「百大貢獻事蹟」發布會,新增15件代表台大百年科研與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成就,涵蓋公共衛生、科技創新、防災工程、人文研究等領域。從全民健保制度的誕生、幽門桿菌防治胃癌政策,到中文語音技術與AI的先驅性研發,台大校長陳文章強調,百大貢獻事蹟都經過嚴謹遴選,象徵全體師生及校友近百年來的努力。
2025-11-07 07:54
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6日在特斯拉股東會議上獲得壓倒性勝利,股東們以75%支持率批准他的薪酬方案,讓馬斯克在未來10年內有機會拿到價值1兆美元(約31兆元台幣)的特斯拉股份。不過,要成為薪資1兆美元的條件難度也頗高,馬斯克需要讓特斯拉市值達到8.5兆美元,等於股價要比目前成長466%。
2025-11-06 17:23
為全面提升消防人員的工作安全與健康保障,內政部將於明(2026)年全面推動各縣市設立事故安全官,持續強化事故現場安全教育訓練並規劃國外進修機會,強化消防人員對危害辨識、自保技能與風險意識,全面提升現場救災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消防人員執勤安全。
2025-11-06 15:00
公視人生劇展《可以不要再想念我了》今(11╱6)舉辦記者會,製作人王珍與演員廖苡喬、邱志宇、黃姵嘉、高伊玲、東明相、陳亮彤、陳垚安、陳俊嘉分享這部從靈魂角度探索「思念」與「放手」的創作點滴,廖苡喬談到95歲外公1月離世不禁淚崩,坦言:「拍這個戲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療癒過程。」
2025-11-06 09:33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近日在基隆美術館舉辦「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特展,不料4日卻發生有志工誤認藝術品鏡面有髒汙,使用衛生紙擦拭鏡面,導致藝術品遭到破壞,經確認難以回復作品原貌。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昨日(11/5)向創作者陳松志致歉,並表示將以最大誠意和藝術家討論後續處理方案。
2025-11-05 15:24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5)日表示,近來各界將電網「地下化」視為電網韌性的單一解方,但就好像你若「火氣大,只吃黃蓮也不會治好」,電網「地下化」是好藥方,但關鍵也要看治什麼症狀;就防災觀點,若是迎風面電桿易傾倒就是好藥方,但有些地方易淹水,電網「地下化」後問題反而更嚴重。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