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7:33
週日(23日)即將舉行的德國國會大選,經濟議題尤為突出。以高品質工業製造能力為傲的德國,過去五年卻出現經濟停滯、倒退的情況。美聯社整理的德國經濟遭遇的五大問題。
2025-02-13 15:32
台電今年編列1,000億元預算遭刪除,113年度追加預算1,000億元待協商。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3)日表示,政府本來就有準備千億元預算來改善台電財務,但現在是「錢準備好了,但放在抽屜不能用」,若大家都不想漲電價,請國會高抬貴手。
2024-11-27 16:01
高市議員陳玫娟今(11/27)質詢表示,中油勞宅社區原本為照顧員工而採工業用電,但時空變遷、高雄廠已關閉,台電今年又四度調漲工業電價,導致勞宅居民(宏毅、宏榮里)用電困境,要求市應協助社區居民採民生用電計價,對此,市長陳其邁表示,將再與相關單位協商,並允諾負擔差額。
2024-11-05 16:19
台灣今年兩度調漲產業電價,衝擊半導體產業。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的能源轉型正在拖累產業,電價突增和日益上升的停電風險,已影響到亞洲最大半導體企業台積電(TSMC)。
2024-10-29 11:31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0/29)赴立法院進行「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專報並備詢。針對台電向立法院申請2000億元撥補,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質詢時問及,可以多久不漲電價?對此,卓榮泰則不斷重申,努力讓民生穩定,這是首要目標。
2024-10-24 22:06
總統府今(10/24)召開第二次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後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轉述,副召集人童子賢在會中提出3件事:第一是電價,第二是電動車的充電站,第三是水資源。童子賢重申,他認為合理的電價是必要的;此外,在思考節能減碳,邁向淨零永續的同時,也要關心台灣水資源議題。
2024-10-01 16:03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0/1)率部會首長赴國會施政報告並備詢。針對電價費率審議會昨決議,民生需求電價凍漲,但產業電價最高調漲14%、平均調幅12.5%。國民黨立委游顥質疑,工業用電上漲將帶動通貨膨脹。對此,卓榮泰回應,政府除針對最低工資予以提升,本預計年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會穩降,但因應颱風來臨,將謹慎評估物價波動不要超過原來的預計、甚至可有效控管。
2024-10-01 14:32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昨天拍板,產業電價平均漲幅12.5%,民生電價則凍漲。新電價預計10月16日上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台電多年扮演物價消波塊的作用,照顧老百姓面對物價波動的影響,這點值得尊重。但台電的虧損如果是能源架構的影響,這點就需要改善。半年來產業和世界趨勢都在探討核能,包括:OPEN AI創辦人投資核能,微軟與三哩島核電廠核電廠簽約,都是詪大家啟發,核能技術已經進步,台灣可以參酌評估。
2024-10-01 11:19
趕在9月最後一天,經濟部今年第二次電價會議結果終於揭曉,正如外界預期、也兌現政策承諾,民生電價全面凍漲;惟產業電價由最初的「凍漲」改為平均漲幅12.5%。工業電價再漲,用電大戶肯定不滿意,但經濟部兵行險招也等於買了多重保險,雖因電價再漲恐失去補貼,讓台電今年財務又見赤字,但若以長遠計,新策略反而是讓電價合理反映成本的關鍵轉折。
2024-10-01 09:46
電價費率審議會昨決議,民生需求電價凍漲,但產業電價最高調漲14%、平均調幅12.5%,新電價10月16日上路。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0/1)受訪表示,經濟部、台電在尊重審議委員會的前提下,再去做一些更細部的了解,同時也應該利用這時間跟所有的業界、產業界做溝通。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