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5:12
疾管署今(2)日公布,中部地區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均為新生男嬰,分別出生5天及10天,即出現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及敗血症。經檢驗確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其中一名早產男嬰已住院3週仍未出院。
2025-08-19 14:30
疾管署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中、南部未滿月嬰兒,目前皆在加護病房治療中。今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累計10例,其中6例死亡。疾管署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2025-08-07 15:26
57歲藝人沈玉琳近日因病住院,昨晚(6日)證實是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目前已從三總轉往台大醫院治療,不少演藝圈好友紛紛集氣給予祝福。義大醫院血液腫瘤部部長裴松南指出,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會有容易出血情況,過去曾有病患牙齦出血以為罹牙周病找牙醫洗牙,卻血流不止送急診,後續才診斷出罹患血癌。
2025-07-29 16:02
疾病管制署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且其中1例死亡,該名死亡新生兒因早產及呼吸窘迫於出生當日即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出生後第4天出現活力下降、呼吸急促、血小板低下等症狀,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均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而今年因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喪命的新生兒6例。
2025-07-08 14:31
疾病管制署今(8)日表示,上週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或死亡病例,上週二公布之北部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經型別檢驗已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疾管署呼籲,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初期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帶往就醫。
2025-06-20 12:33
針對近期已導致4名新生兒死亡的腸病毒疫情,疾管署為此召開專家會議,並今(20)日公布最新防疫措施,確認今年流行的伊科病毒11型為境外移入的變種病毒株,具明顯毒力較強,在台已造成5例新生兒重症、4例死亡。專家建議,嬰兒未滿三個月者,如授乳母親有感染風險,應停止哺餵母乳,待康復後再行恢復哺育。
2025-04-07 15:44
TANK(呂建忠)曾因遺傳性心臟病淡出演藝圈近10年,靠著定期回診、服藥維持身體狀況,今(4╱7)他在微博透露去年底接受亞洲首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併肝功能衰竭的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今順利康復出院。
2025-03-25 15:48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至今已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2例不幸死亡,皆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今日出席疾管署記者會時指出,不排除今年可能會出現大流行,家長需提高警覺。
2025-03-25 15:16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男嬰,2月中旬因有呼吸窘迫情形收住兒童加護病房,3月中旬陸續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徵候,3月17日不幸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03-01 12:04
一名六旬婦人患有失智,忘記自己年輕時放置的「子宮內避孕器」,導致子宮內感染而化膿,使子宮脹大到猶如懷孕20多週的大小。該名婦人先後輾轉數家醫院,因為感染嚴重,已經無法依靠抗生素藥物治療,最後手術切除子宮。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