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籍貨輪「宏泰58」於2025.2.25凌晨涉嫌拖斷台澎第三海纜,海巡署超前部署巡防艇,攔停該貨輪,隨後派旗津艦與另一艇增援,押返台南安平港依國安層級偵辦。資料。海巡署提供
我國首宗人為破壞海底電纜「宏泰58號」刑事案件,在台南地檢署起訴後,一審台南地院判決船長等人有罪,而這只是近年來台灣附近海域斷纜事件的冰山一角,各界憂心台灣聯外通訊韌性。日前,美國參議員還提出法案,要求國務卿主導強化台灣周邊海纜安全。由於這類事件牽涉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最高檢察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經濟刑法學會將於8月13日邀集相關單位深化交流,強化偵辦知能及海纜安全防護韌性,共同守護國家數位生命線的安全永續。
台灣99%網路頻寬都依賴海纜,堪稱台灣「數位生命線」,而台澎第3海纜線是國內通信重要的基礎設施,今年2月22日晚上9時30分許至25日凌晨3時許,具有中資背景的多哥籍「宏泰58」貨輪,行經台南市北門區外海5浬處海底設有中華電信負責維護管理的台澎第3海纜線,中國籍王姓船長在警戒區指示秦姓、張姓船員將貨船6節錨鍊(約160公尺長)及錨爪釋放下水,但錨爪未確實固定於海床上,貨船船身因此並未固定,任由船身在海面上以Z字型徘徊,台澎第3海纜線因不堪拉扯完全斷裂,無法正常傳輸通訊信號。
台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王姓船長涉嫌損壞台澎3號海底電纜線、且始終否認犯行,今年4月11日依《電信管理法》第72條第1項毀壞海纜相關設施罪嫌起訴,台南地院審理後,認為王男為「宏泰58」船長,理應對行駛海域環境有所掌握,且貨船上海圖已標示台澎第3海纜纜線位置,若是在警戒域任意下錨,極可能因而勾扯海床下方海纜而造成海纜損壞,但王男在該區域下錨後,放任貨船以未定錨狀態在該區域徘徊,致使台澎第3海纜纜線因船錨拉扯而斷裂,因此認為王男涉嫌重,判處3年徒。
「宏泰58號」斷纜事件,僅是近年發生斷纜事件的其中一件,這類案件中雖然涉事船舶懸掛的旗幟來自多個不同國家,但依據跨國資料庫及調查結果顯示,相關船舶多具俄羅斯或中國背景,多項分析指出,俄、中恐藉由破壞海底電纜這類未達常規軍事衝突門檻的灰色地帶行動,對各國發動實質攻擊。
有鑑於此,日本與新加坡將在海底電纜及網路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確保可靠且安全的通訊基礎設施。而英國智庫「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CSRI)指出,台灣具豐富的應對中國水下灰色衝突活動經驗,英國宜與台灣合作,交換情資、發展新的科技解決方案。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及民主黨籍的羅森(Jacky Rosen)近日更提出「台灣海底電纜韌性倡議法案」(Taiwan Undersea Cable Resilience Initiative Act),以保護台灣關鍵通訊基礎設施,並嚇阻中國惡意「灰色地帶」行動。
由於這類案件牽涉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等,備受各界矚目,由最高檢察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經濟刑法學會共同主辦的「強化海底電纜偵審知能暨國安研討會」,將於今年8月13日在台高檢署第三辦公室博愛講堂舉行。
這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國內周邊機關,包括海巡署、港務局、漁業署、數發部及中華電信等聚集一堂,就海底電纜的管理機制、廉政風險及安全維護等議題介紹說明,並由南檢承辦「宏泰58號」案件檢察官徐書翰分享,並邀請德國刑法學者Professor Frank Zimmermann就歐洲波羅地海海底電纜破壞與談,期能就此議題深化交流,強化偵辦知能及海纜安全防護韌性,共同守護國家數位生命線之安全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