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一(左)目前是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翻攝自官網
旅美台裔科學家何大一以研究愛滋病「雞尾酒療法」聞名,何大一今天表示,想徹底消滅愛滋病毒,但科學研究快要30年沒有好成果,不過這1、2年有些較具希望、激勵人心結果。
美國非營利組織Prisca拍攝故事,選擇發明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何大一為亞洲裔代表,何大一今天搭機回台灣,短暫休息即到母校台中市中區光復國小偕同劇組拍攝,他說,1965年時,他六年級、還沒畢業就出國,距上次回校約16年、17年,學校改變不少。
何大一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被選為亞洲裔代表拍攝專業生涯故事很感動,他在美國常接受電視紀錄片拍攝,但內容著重愛滋病等疾病議題,這次不一樣,是聚焦他個人,所以覺得很特別;今天來台灣,過幾天還要再去澳洲,拍攝製作人員也會跟他一起去。
有關工作或研究領域,何大一分享說,近40年投入愛滋病治療相關研究,出現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有一段時間、約2020年到2024年,他好像「轉科」,開始研究SARS-CoV-2病毒,變化很大,跟以往研究不一樣,但現在已繼續投入愛滋病治療研究。
對於愛滋病研究目標,何大一說,「雞尾酒療法」可將病毒控制得很好,病人死亡率低,但藥物治療不能停止,「一停,病毒又回來」;他們想辦法要將「最後的病毒」殺掉,可是很困難,這方面研究近30年沒有好結果,但這1、2年有一些較具希望、激勵人心的結果。
光復國小校長張毅宏表示,有何大一博士校友是學校光榮,雞尾酒療法更是劃時代研發;光復國小著重音樂、藝術、閱讀等教育,盼在基礎教育階段讓學童養成好習慣與態度,若孩子發現某領域很有興趣,再慢慢提供加深、加廣機會,但仍是得靠孩子自己願意努力,何大一博士也是自己非常努力,再加上家長支持。
何大一1952年生於台中,12歲時舉家移民美國,受父親何步基鑽研學術、發揮所長薰陶,何大一1974年起陸續取得理工學士、哈佛醫學院博士學位,踏進醫界後,投入內科及傳染病學臨床實踐,是1995年雞尾酒療法問世最大功臣,大幅降低愛滋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