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臺中學。翻攝Google Map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發生大學分科測驗集體報錯科目的離譜事件,23名學生被漏報或錯報數乙、生物、歷史3科,教育部及大考中心都認為已經無法補救。苗栗縣府呼籲受影響的考生穩定情緒應考,成績公布後會提供升學及志願選填等相關諮詢,盡全力消弭行政疏失所造成的影響。
建臺高中有今年有27名學生報名分科測驗,其中3人漏報數乙、多報歷史; 15人漏報歷史、多報生物;5人漏報生物、多報歷史;負責承辦的老師表示是因為用了去年舊格式才導致錯誤。
苗栗縣政府為此積極與大考中心聯繫,並求助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可惜未能達成共識;縣府也透過立法委員邱鎮軍溝通,希望透過各方協助,努力挽回這次行政疏失所造成的考生權益損失。
對此,大考中心表示周二接獲建臺高中反映出錯,但由於今年分科測驗有3.9萬名考生報考,各項考試事務都已經準備就緒,若在報名期間(6月5日至17日)及資料確認期間(6月18日至20日)提出,都還可更正,但如今為顧及所有考生的公平性,只能按照簡章規定辦理。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校方辜負了孩子們的信任,而大考中心為維持制度的嚴謹與公平性,也只能忍痛依法行政。各方的立場彼此都能理解,可這結果太沉重。縣府則表示,呼籲本次受影響的考生穩定情緒、全力應考,成績公布後,縣府將針對23名考生提供升學及志願選填等相關諮詢,盡全力消弭建臺中學行政疏失對考生造成的影響。
邱鎮軍表示,縣府的作法雖然無法逆轉錯誤的發生,卻是目前最實質、最具體的補償行動。他同時表示,能理解教育部的顧慮,考場制度龐大、環節繁多,臨時變動確實存在風險,也牽涉全國3萬9千名考生的公平性,這些都是政府部門需要面對的責任,但如果制度只能處理常態,卻無法面對例外、提出任何彈性與補救機制,那就是制度的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