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旅客量快速增加,高鐵票越來越難搶。台灣高鐵公司提供
端午連假將至,5月1日凌晨高鐵票開賣,許多遊子已經摩拳擦掌,準備來場手速、網速大戰。近年只要是例假日或節日,甚至是上下班時間,高鐵時常呈現一票難求的盛況,自由座更是大排長龍,蜿蜒的貪食蛇是每一個乘客的夢魘,2007年通車以來的高鐵,從營運不善到旅運人次屢創新高,明明票價仍是目前運輸系統之最,為什麼仍是旅客往返的首選?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鐵票價極具性價比。
在台北唸書、工作近30年的蘇小姐,過去只有過年時最難訂票,近幾年來,連每個月固定返回台中的六、日高鐵票,都有愈來愈難訂的趨勢,更遑論連續假日時。蘇小姐抱怨,每次訂票都如同大作戰,手機、電腦+平板是標配,凌晨開賣前一晚的11點55分就要準備好所有載具的介面,0點0分一到,卻全部進入轉圈圈模式,即使好不容易到最後一步,要付錢的那一刻,還是搶輸別人,看著高鐵票一張張被賣掉,真的好崩潰。
高鐵自由座更是可怕的戰場,2023年中秋連假,台中高鐵站為了排自由座,人龍一路往站體外延伸,旅客要排2個小時以上才有機會進入月台,許多台中遊子迄今仍餘悸猶存。
高鐵歷年運量統計表。
高鐵座位一票難求,就是因為搭乘人次愈來愈多,台灣高鐵2007年1月3日通車營運,當年客運量為1555.5萬人次,客座利用率44.91%,頭幾年的運輸量不如預期,高鐵營運多次面臨財務危機,歷經三任交通部長的財務改革,透過增資、延長特許期限,高鐵運輸量逐步步入正軌。
疫後旅客大爆發 運量連年創高年年成長的高鐵運輸量,到了2017年客運量首度突破6000萬來到6057.1萬人次,11年成長近4倍,客座利用率也攀升到65.16%,成長近5成。
疫後高鐵旅客量與出國旅客一樣出現大爆發,2023年日均旅客量首度衝破20萬大關,2024年旅客量更來到通車以來的最高峰達7825萬人次,客座利用率71.73%,同創歷史新高,預估今(2025)年旅客量可衝至8000萬。
高鐵運量連年成長,分析原因不外幾個,高鐵分析指出,第一、多年客群培養已現成果,很多旅客習慣了快速、準點、舒適、班次密集、便利的搭車體驗,尤其通車18年,每年的準點率都超過99%,顯示搭高鐵出行時間與行程安排是完全可控的。
台灣高鐵公司發言人鄒衡蕪表示,高鐵在平日的尖峰時段和連續假期經常滿座,買不到票的旅客還是願意買自由座,因為即使是站著,台北到高雄最多也就是2個小時,不像台鐵須4小時、客運5小時才能抵達,尤其很多旅客更擔心搭其他運具可能發生誤點,高速公路可能遇到堵車。
票價18年凍漲 短程通勤族激增第二、各項優惠方案奏效,例如高鐵假期、早鳥票、通勤月票、大學生優惠方案等,都成功吸收到不少客群,尤其不少人離開房價昂貴的雙北,遷居到不斷開發的桃園、新竹、台中等高鐵站區附近,使得搭高鐵到台北上班的通勤族愈來愈多,平日上下班尖峰時段高鐵列車經常出現爆滿。
第三、高鐵票性價比最高,通車18年來票價都凍漲,2013年時一度企圖調整,但在立法院遭朝野立委聯手擋下,迄今票價都未曾變動,在這近幾年萬物齊漲的狀況下,更顯得高鐵票價頗為「親民」。
尤其短程票價更為明顯。台北車站搭乘機場捷運到桃園機場,要價160元,高鐵從台北到桃園站票價相同,雖然搭乘高鐵還要再轉乘機捷,但乘車時間大為縮短。若是持定期票的通勤族,換算之後,台北到桃園單程僅76元,讓不少人會選擇高鐵。
2023年中秋連假,高鐵台中站人龍漫延至站體外。資料照片,翻攝爆料公社
正因高鐵具有諸多優勢,連續假期搭高鐵的人潮可以用「恐怖」二字來形容,如2023年中秋連假最後一天,各地都湧現搭高鐵的人潮,其中高鐵台中站裡裡外外滿滿是等候進站的旅客,甚至從月台候車區一路排到高鐵站外面的廣場,黑壓壓幾乎看不到盡頭。很多旅客不禁感嘆排隊的人潮實在太誇張了。
連假廁所邊也擠滿人 「一路站到台北」不少民眾還在社群網站分享,說7點從左營站發車,車廂內已有一半旅客,8點過後列車離開雲林站時,車廂已經全滿,許多上不了車的旅客只能在月台乾等;也有旅客邊搭車邊在社群分享車站裡裡外外搭車人潮的擁擠畫面,並留言「一路站到台北,台中根本上不來」。
去年12月31日跨年夜、元旦晚間收假前,高鐵站又出現擠滿的畫面,很多旅客買不到對號座,連自由座車廂也擠不上去,有旅客說,多班台中站到站及出發列車客滿,10至12節自由座的走道、玄關都站滿人,有些旅客只能擠在廁所門口,除了得忍受味道還需讓開給別人如廁。
為了提升運能,高鐵也是傷透腦筋,透過縮短班次、加開列車,購買新型車廂,來因應不斷創新高的乘客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