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幅收緊移民簽證標準,肥胖、心臟病、糖尿病恐成拒批理由。圖為肯亞奈洛比街頭民眾。美聯社
美國擬再度收緊移民簽證發放標準,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都可能成為拒批簽證申請的原因。美媒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已向派駐全球的簽證官出電文,要求將申請者的健康問題列入拒絕批准移民簽證的理由,因為這些移民可能成為美國的「公共負擔」。
最新指引將成為川普政府大規模驅逐移民政策的其中一環。川普與共和黨國會議員正積極達成每年驅逐100萬無證移民的目標。
美國醫療新聞網站
KFF、政治新聞網站
Politico報導,評估移民申請者的健康狀況一直是美國的簽證審查程序之一,但過去通常僅篩檢結核病等傳染病,以及查看申請者的疫苗接種紀錄。
但盧比歐(Marco Rubio)11月6日發出的新指引,增列多項可列入拒批簽證條件的疾病,包括肥胖與多種慢性病。新指引也給予簽證官更多決策權限,可依申請者的健康狀況拒批簽證。
盧比歐發給駐外官員的電文寫道:「你必須將簽證申請者的健康納入考量。特定醫療狀況(包括但不限於心臟病、呼吸道疾病、癌症、糖尿病、代謝疾病、神經疾病、精神疾病)可能需要價值數十萬美元的醫療照護。」
電文也鼓勵簽證官,將肥胖納入移民申請者是否可能成為公共負擔並拒絕入境的評估標準,因為肥胖可能導致氣喘、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壓等問題,「這些疾病都可能需要昂貴的長期照護」。
電文也要求簽證官判斷申請者是否有能力支付醫療費用,不需美國政府協助。
新指引雖適用於幾乎所有種類的簽證申請者,不過美國律師惠勒(Charles Wheeler)指出,實務上應該只會用於申請永久居留權(綠卡)的外國人。
但惠勒也表示,新指引似乎與美國國務院原有的「外交事務手冊」(Foreign Affairs Manual)內容相左,後者寫明簽證官不得以「假設」情況為由拒批簽證。
Politico指出,新指引是以更嚴格的方式解釋聯邦政府的「公共負擔」規則。
盧比歐在電文中寫道:「自給自足是美國移民政策的長期原則,以公共負擔作為拒批簽證的理由,逾百年來一直是我國移民法律的一部分。」
白宮發言人凱利( Anna Kelly)回應稱,新指引是源於川普政府努力將聯邦預算集中用於美國公民。
凱利說:「國務院百年來的政策都涵蓋一項權限:拒絕可能對納稅人構成財務負擔的簽證申請者,例如可能在美國尋求公共資助醫療照護的人,他們可能進一步耗用美國公民的醫療資源。川普總統政府終於要全面執行這項政策,以美國人為優先。」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皮戈特(Tommy Pigott)則表示:「眾所皆知,川普政府將美國人民的利益置於首位,包括在執行政策時,確保美國移民體系不會成為納稅人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