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共加強對台文攻 黨媒刊張學良姪孫文章籲兩岸「攜手同行」

    2025-10-29 14:30 / 作者 中央社
    2025年10月29日,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刊登張學良姪孫、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的文章,聲稱要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下,讓兩岸民眾攜手同行。翻攝自人民網
    中國大陸近期對台加強文攻宣傳。黨媒《人民日報》今天(10/29)在其13版刊登,張學良姪孫、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的文章,除了感嘆兩岸在台灣光復的詮釋上存在差異外,更聲稱要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下,讓兩岸民眾攜手同行。

    中國官媒新華社從26日至28日連續3天發布署名「鍾台文」的文章,當中還出現「愛國者治台」的論述,引起側目。《人民日報》今天接續加強文攻宣傳,刊登李大壯的「以史為鑒,走和平融合之道—我的兩岸見聞與思考」文章。

    李大壯是張學良姪孫、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外,也是中華新時代智庫基金會理事長、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主席。

    文章中,李大壯以身為張學良姪孫與近期往返兩岸的體悟表示,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但是台灣社會對光復的理解與詮釋,與大陸存在不小差異,他寫道,「本應是兩岸共同紀念、共同緬懷的日子,卻被賦予了對立甚至割裂的色彩。」

    他站在中國大陸方面的立場認為,台灣光復是「中華民族洗刷百年屈辱的重要標誌,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

    他並表示,明年是西安事變90年,這段歷史再次提醒,「民族大義之上,沒有任何利益可以替代民族團結的需要」。

    李大壯還指出,他從1980年代末起往返兩岸已近40年,期間見過老兵、學者交流,感受到溝通存在隔閡,交流停留在立場表述層面,缺乏深入理解。他認為,如何跨越這道心理藩籬,成為擺在面前的現實課題。

    他並寫道,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並聲稱「和平誠意毋庸置疑」,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紐帶從未斷絕。無論是共同的文化傳統,還是台灣社會中依然鮮活的禮儀與習俗,都是中華文明血脈的延續。

    他認為,通過文化交流、學術合作和青年交流,可以讓民眾領略中華文明的活力與包容性,從而增進認同感。

    他最後強調,必須以史為鑑,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以融合為路徑、以統一為目標,讓兩岸同胞攜手同行,共同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對於官媒聲稱,和平統一後可執行「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陸委會28日回應,所謂的「愛國者治台」,顯然是中共對香港的「愛國者治港」而來。香港移交中共初期,中共宣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不過50年不到,就變成「愛國者治港」,改由中共全面管治。

    陸委會並表示,中共將台灣「香港化」的企圖非常明顯,台灣民眾不會上當。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