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4日,日本自衛隊舉行閱兵式。美聯社資料照片
日本共同社週二(19日)報導,日本防衛省計畫在本月底提出的預算案中,把新一年度的國防預算提高到8.8兆日圓,將創日本二戰結束後史上最大軍費。但即便如此,這筆預算約等於日本GDP的1.56%,美方可能仍會相當不滿。
共同社報導說,2026財政年度的預算案中,計畫編列8.8兆日圓(近1.8兆台幣)的國防經費。這將是日本加強國防準備的五年期整備計畫的第四個年度,其中主要目標之一,是提升無人機的攻擊與偵查能力。
日本政府計畫在截至2027財政年度的五年內,投入約43兆日圓做為國防經費。為此,2023年度編列的防衛預算已急增至約6.8兆日圓,2024年度更編列逾7.9 兆日圓。2025年度再創新高編列8.7兆日圓,此次申請的8.8兆預算額度也將再創新高。但以此估算,2027年度的國防預算可能還要大增至10.8兆日圓,才能達標。
以經濟規模比例來看,日本與台灣軍費遠不如川普政府要求以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目前近563兆日圓的數字計算,8.8兆日圓的國防經費,仍只有佔GDP約1.56%。川普政府長期指責盟友「不付錢」承擔自己的國防責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目標也已從GDP的2%提高到未來要達成5%,日本的數字可能讓川普政府很不滿意。
對此,日本政府設定的目標,是希望在2027年度把國防經費和相關開支合計提升至相當於GDP的2%,先跟上北約原本的標準。2025年度的比率約為1.8%。這個花費比例同時計入了國防預算與「相關開支」,是「廣義」的防衛經費,因此比純軍費比例更高。
台灣編列的2025年度國防預算約是GDP的2.45%,賴清德政府希望明年可以把「廣義」國防經費提高到GDP的3%。但是,掌管五角大廈重大政策方針的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認為台灣軍費應達GDP的10%。他今年稍早也要求日本首相石破茂迅速把軍費提高到GDP的3%,之後又提高要求到5%,讓日方感到極度困擾。
改善自衛隊缺員,強化無人機作戰能力這次的日本國防預算案,使用無人機被列為「強化防衛力七大支柱」之一的「無人防衛能力資產」 類別,旨在減少作戰時的人員傷亡。日本計畫在截至2027年的五年內投入約1兆日圓發展無人機,截至2025年度已編列了約4000億日圓。
此外,這份預算案也將編列經費改善日本自衛隊成員的待遇,試圖解決自衛隊招人不易、隊員待不久,持續缺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