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預計週三(4/9)生效。美聯社
美國川普政府週四(7/31)宣布,將從8月7日起實施最新版關稅稅率,其中包括台灣的20%稅率。美國媒體週五(8/1)追問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台灣等國是否有機會在7日前達成貿易協議?葛里爾回說,這不是他目前的工作焦點。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週五接受彭博新聞
Podcasts節目訪問時表示,過去90天來很多國家急著想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美國並不想急就章。他表示:「他們都想在最後一刻對外公布協議,但我們必須為美國做出最正確決定。總統也能理解。」
主持人追問:「有關台灣,雖然稅率已經調降,還有印度、瑞士…從現在開始到8月7日,這些和美國代表花了很長時間協商的國家是否還有機會達成協議?」
葛里爾對此回應表示:「這不是我現在的聚焦重點。我認為我們在8月1日前已經設定好(協議條件)。任何還想跟我們討論的國家,可以隨時與我方洽談。我相信有些國家亟欲找出降低貿易逆差的方法,開放他們的市場等等,但我們現在聚焦的工作是實施已達成的協議內容。」
川普週四簽署的行政命令清單中,台灣銷美商品將從8月7日午夜起被課徵20%稅率,此數字雖比4月初公布的32%低,卻比日本和南韓的15%高,恐將重創台灣出口訂單。
經濟學家Hyosung Kwon則向彭博新聞分析,台灣目前面臨的20%稅率其實不會對台灣經濟構成重大威脅。他說:「美國計劃對台灣課徵20%稅率,第一時間看來雖然痛苦,但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可能不大。因為半導體、電子產品等目前仍排除在關稅項目外。關稅措施似乎只會影響部分商品,衝擊有限。」
台灣前立委、美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客座學者許毓仁也說:「從表面數字來看很糟,但從策略角度來看仍屬可控範圍。如果台灣能迅速達成一項雙邊協議,並透過讓步、投資和採購條件減輕關稅影響,目前的狀況就會從懲罰性轉變成建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