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自然語完成編程、生成網頁只需5分鐘 騰訊、阿里推最新AI編程工具

    2025-07-23 13:14 / 作者 國際中心
    阿里巴巴旗下AI模型「通義千問QwQ-32B」。翻攝畫面
    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設計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中國受訪表示,即使無法取得輝達晶片,中國的AI技術發展也不會停止前進。此言一出,中國的騰訊和阿里巴巴先後發表最新的AI模型。騰訊雲的AI工具主打「對話即編程」。阿里雲的開源AI模型則僅需5分鐘便能生成一個品牌官網。

    阿里雲今日(7/23)正式發布開源「通義千問」AI編程模型Qwen3-Coder。阿里雲表示,Qwen3-Coder程式設計能力超越GPT4.1等閉源模型,比肩全球最強的程式設計模型Claude4。阿里雲聲稱,剛入行的程式師(工作兩年)在Qwen3-Coder的幫助下,一天就能完成資深程式師一周的工作,生成一個品牌官網最快只需5分鐘。

    阿里雲正式發布開源「通義千問」AI編程模型Qwen3-Coder。翻攝百度


    在阿里雲之前,騰訊雲週二(7/22)發布CodeBuddy AI IDE,是全球首個貫通「產品-設計-研發」的一體化AI工具。只需要用自然語言對話提出需求,它就能自動完成從產品構想到設計原型、前後端編碼、上線部署的一整套流程。

    騰訊雲指出,實現「對話即編程」的背後,CodeBuddy集成最強大的模型能力,國際版整合Claude、GPT、Gemini 等主流大模型;國內版則支持騰訊混元、DeepSeek等國產模型。

    騰訊雲舉例指,選擇CodeBuddy的Plan模式,輸入自然語言描述,如「生成一個電商訂單管理頁」,AI會自動拆解需求,生成功能清單、頁面流程圖、字段建議(如訂單狀態、用戶ID)、接口草稿等;支持生成適配Web/iOS/Android 等多端版本,統一風格。

    騰訊雲又以電商活動頁開發為例,傳統方式需要2天完成1個頁面,使用CodeBuddy AI 後整個過程不到2小時,效率提升超過10倍:產品經理使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10分鐘生成初版;設計師通過截圖調整樣式,1小時定稿;開發人員快速轉換成代碼,30分鐘即開發出網站。

    中國第一財經網報導指出,隨著海外AI程式設計工具Cursor的出現,阿里、字節跳動、百度等都在加快AI程式設計賽道的佈局,AI程式設計產品有著相對較高的使用者付費意願,也有替代高薪資程式師的可能性,讓市場看到不俗的商業化前景。

    但從行業整體來看,如何讓AI程式設計具備更強的工作效率以及針對複雜工程寫代碼的準確率,仍是一個業界難題,也是各家的主要競爭點之一。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