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香港終審法院前法官:國安法凌駕基本法 黎智英案是北京干預明證

    2025-07-06 15:51 / 作者 中央社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2021.2.1在香港出庭資料照片。路透社
    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何熙怡(Brenda Hale)曾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3年,於2021年任期屆滿後以「私人原因」不續任。她早前受訪表示,《香港國安法》已凌駕《基本法》,當時不續任的決定是正確。香港政府表示,何的言論有違事實。

    何熙怡曾於2018至2021年獲委任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她是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學術期刊《Constitutional Studies》6月刊出有關何熙怡的訪問。

    何熙怡表示,她原定於2020年2月首次在香港參與庭審,當時《香港國安法》未頒布,香港有基本法,具備司法獨立的傳統,法治看似也相當穩固。後來因為疫情她未能赴港,所以她3年來沒有於香港審理案件。

    被問到於2021年6月決定不續任時有什麼考量,何熙怡表示,當時COVID-19疫情爆發,後來《香港國安法》實施,她認為是悄悄退出的時候。她當時不認為香港司法體系已經遭到破壞,也不希望讓人覺得她不願意成為香港司法體系的一員,因此決定以個人理由不續任。

    何熙怡續表示,「如今我更加確信,當時不尋求續任是正確的決定。因為隨著情勢的發展,《國家安全法》已經凌駕於《基本法》之上。」

    她說,盡管外籍法官不太可能被安排審理國安案件,但他們仍需整個體系「背書」。許多她認識的香港法律人正以最大努力維護專業與獨立,但他們終將難以成功。

    何熙怡又表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不被允許聘請英國御用大律師歐文(Tim Owen)為其辯護,已成為北京直接干預香港法院的明確案例。「你不想成為這樣一個司法體系的一部分,你就是不會」。她表示感到非常遺憾及惋惜。

    黎智英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2022年獲香港終審法院批准由歐文代表抗辯,其後港府提請全國人大釋法。同年全國人大就《香港國安法》第14條及47條作出解釋,指出海外律師能否參與國安案件屬於需要特首認定的問題。

    香港政府發言人4日表示,何熙怡對《香港國安法》及有關香港法治及獨立司法權的言論與事實不符,尤其她指所謂「《國安法》已凌駕《基本法》」這點絕不正確,有違事實。何熙怡在2021年向司法機構表示因私人原因不續任,這與她現時的說法有差異。

    發言人表示,《香港國安法》填補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短板漏洞,同時依法保護「基本法」規定的權利和自由。

    發言人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2022年就《香港國安法》釋法,是釐清有關法律規定的含義和適用法律的依據,絕不存在損害香港法院受《基本法》保障的獨立審判權和終審權。有關具體案件和爭議最終交由香港自行解決。

    發言人表示,終審法院目前有6名分別來自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的非常任法官。

    由2024年至今,香港終審法院已有6名海外非常任法官先後不續任或提早請辭。其中英籍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曾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香港曾是充滿活力和政治多元的社會,但正慢慢變成「極權社會」。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