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近日愛情蟲大量出沒,民眾只能自求多福。翻攝Threads
據南韓媒體今天(7/1)報導,南韓近來正值「愛情蟲」的繁殖期,有民眾出門散步,卻有愛情蟲衝進嘴巴和鼻子內,相當令人困擾。據悉,該昆蟲不是法律上的害蟲,政府單位無法撲滅,而且牠在野外也沒有特別的天敵,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據《東亞日報》與《中央日報》等韓媒報導,昨天下午1時左右,63歲的黃中植(황중식,音譯)在首爾北岳山散步,卻遇上了大量的「愛情蟲」,這種昆蟲的學名為「長鋏毛蚋」(Plecia longiforceps),外觀黑身紅胸、體長約5至6毫米,每逢夏天就是牠們的繁殖期,引起許多居民的困擾。
另一名來北岳山散步的居民抱怨:「原本是想呼吸新鮮的空氣,才來山上走走,但這些蟲一直衝進我的嘴巴和鼻子內。」
雖然民怨四起,但由於愛情蟲能幫忙分解有機物、傳播花粉,算是一種「益蟲」,法律上不是害蟲防治的對象,有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無法針對該昆蟲進行撲滅作業。
政府不能撲滅,那愛情蟲難道沒有天敵嗎?報導指出,愛情蟲的確沒有特別的天敵,包括鳥類、青蛙、蟾蜍及其他動物,均不會捕食愛情蟲,科學家推測,原因可能是該昆蟲體內含有酸性物質。
國際環保團體「環保素養理事會」(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曾說明:「愛情蟲有強烈酸味,且外殼堅硬,青蛙等動物不願意吃牠。」
政府及野生動物無法出手,民眾只能自保,以下為避免愛情蟲的方式:不要穿太明亮的衣服出門,愛情蟲可能會誤以為是花朵;夜晚時不要開太多盞燈;檢查紗窗是否緊閉;增加洗車頻率,可避免車輛被酸性物質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