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一早發表競選演說。美聯社資料照
據日本媒體今天(5/17)報導,李在明曾表示要對中國、台灣都說謝謝,不要捲入台海問題,言論引發爭議,近日他再次強調,自己的主張沒有錯,不僅是中國和台灣,對日本人也要說謝謝,但他卻模仿了日本人說韓文的腔調,日媒批評,李在明的發言不僅是對日本人的歧視,也顯示他對台灣問題認識不足。
南韓國會最大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民調大幅領先其他候選人,但他去年3月曾表示:「為什麼要招惹中國,對中國說謝謝,對台灣也說謝謝。」遭批評是親中發言。
李在明本月13日在大邱舉行競選造勢活動時,正面回應他的爭議發言,他說:「我曾經說過,只要對中國說謝謝,對台灣也說謝謝,和其他國家好好相處就可以了,中國和台灣打不打仗,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有說錯嗎?」
李在明接著說:「本來也想和日本大使說『謝謝』(中文發音),但是怕對方聽不懂,所以就改說『謝謝』(감사하무니다,模仿日本人用韓文說謝謝的腔調)。」李在明這次正面回應,反而引起更多爭議。
日本媒體《產經新聞》指出,似乎已經「篤定會當選」的李在明,又再度失言,李在明在競選活動中,透過模仿日本人不標準的韓文發音,取悅台下觀眾,從國際常識來看,這已經構成「歧視外國人」,屬於一大禁忌,他卻在公眾場合做出這種行為。
報導說明,一般韓文說謝謝的方式為「감사합니다(gam sa hab ni da)」,不會出現「무(mu)」的發音,但日本人因日文發音習慣,會多加一個「무(mu)」,在南韓的電視劇或電影中,當有嘲笑日本人的場景時,會刻意將這句話唸成「감사하무니다(gam sa ha mu ni da)」,強調其中「무(mu)」的發音。
報導寫道,事實上南韓人用日語說謝謝時,也會因為韓文發音習慣,講出「ありがとごじゃいます」這類不標準的發音,如果日本的公眾人物在公開場合模仿這種腔調,恐會成為兩國間的嚴重問題。
《產經新聞》指出,先前外界批評李在明對台海問題,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言論,李在明對這項議題正面回應,卻讓日本感到困擾,但比起對日本造成困擾,李在明對台灣問題的認識不足,是更嚴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