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調查:國際刑警組織淪中國跨國打壓工具 趙薇前夫只因一事遭「紅色通緝」

    2025-04-29 16:29 / 作者 國際中心
    國際刑警組織位於法國里昂的總部。美聯社資料照片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披露,中國當局曾透過國際刑警組織,以涉及貪腐為由對一名富商發布「紅色通緝」,還要求阿里巴巴共同創辦人馬雲致電勸說這名商人返國,但實際目的與犯罪無關,只是要這名商人回國協助起訴中國公安部前副部長孫力軍。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本周公開一系列名爲「中國箭靶」(China Targets)的調查報導,揭露北京當局如何跨國打壓異議人士,將鎮壓手段延伸至全球。

    報導稱,富商H先生2021年初遭法國警方依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布的「紅色通緝令」逮捕,國際刑警組織則是依據中國東莞檢察機關請求而發出通緝。通緝令稱他投資的一家民間借貸公司「團貸網」涉及貪腐醜聞,但完全未提到孫力軍的調查。

    馬雲也被迫勸H先生返國

    一個月後,H先生在等候引渡聽證會期間,接到多年友人馬雲來電。馬雲說:「他們說只有我能够勸你回來。」

    H先生回答:「他們現在都以東莞的事情當作藉口……如果把孫力軍的事講清楚,他肯定不追究(我)?他是跟你保證嗎?別人的話我信不過啊現在。」

    但馬雲認為,H先生除了回國「也沒別的路」,「他現在給你這個政策,如果你現在不回來,他們肯定往死裡弄你」。

    H先生最後同意「想一下」,隨後結束通話。如同他當時接到的所有電話一樣,H先生也錄下了馬雲來電的通話內容。

    當時的馬雲才剛重返公眾視野。他在發表一場嚴厲批評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演講後,消失了三個月,最終結果是中國政府突然阻止他創辦的「螞蟻金服」在美首次公開上市(IPO),且强迫該公司重組。

    馬雲告訴H先生,中國反貪機構的高層交付他一項特別任務:勸說H自願返國。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與法國廣播公司、《世界報》等媒體合作,在不公開全名的條件下查閱了H先生引渡聽證會的相關法庭文件,因此取得馬雲致電H先生的通話內容。

    報導提及,H先生當時48歲,在波爾多擁有葡萄酒莊,經常與妻子趙薇一起成為中國八卦報導對象。公開資料顯示,趙薇前夫黃有龍與報導中的H先生背景相符。

    「紅色通緝令」被用於打擊異議人士

    報導指出,H的案例並非孤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年前公開呼籲加强國際執法合作,追捕他所謂的「外逃貪官」後,中國不僅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及其他工具來追捕罪犯,還用於打擊像H這樣與政治圈有關聯的企業家,以及政治異議人士、甚至是流亡海外的少數族群成員。

    儘管外界試圖推動國際刑警組織改革,但該組織運作程序不透明,且對濫權者缺乏問責機制,仍使威權國家從中受益。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與42家媒體合作,訪問23國逾百名中國跨境鎮壓的目標人物。調查還包括警方訊問的秘密影音記錄、機密的中國文件與其他證據。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指出,中國對國際刑警組織的濫用,是精心策劃、在全球打壓異議人士行動的一環,目的是要讓任何被中共認爲對政權形成威脅的人士噤聲,即使這些人早已離開中國。

    研究者布羅穆德(Ted Bromund)曾擔任多起國際刑警組織程序案件中的專家證人。他表示,國際刑警組織早已成爲中國跨境鎮壓的核心,更是施壓及追捕海外反對者的關鍵「工具」。

    他指出,中國對紅色通緝令的使用方式就像「用針把蝴蝶釘住」,「讓人無法逃脫,被困在原地」。

    然而,有一份涉嫌濫用國際刑警組織系統而遭糾正的國家名單,中國卻不在名單上。

    報導指出,中國公安部門高官數度當選國際刑警組織的執行委員會成員,前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則在2016年被任命爲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不到兩年後他就在回中國時被當局以貪腐罪名拘捕,後被判刑13年。

    孟宏偉被捕後,中國仍繼續利用國際刑警組織。中國政府稱,過去十年已透過國際刑警組織鎖定、逮捕並遣返回國至少479名嫌犯。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對此回應稱,中國政府嚴格遵守國際法和尊重他國主權。他並未回應關於中國使用國際刑警組織的具體問題。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