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哈佛大學槓上川普遭刪補助 導火線為何?能堅持到底嗎?

    2025-04-16 17:49 / 作者 莊蕙嘉
    2025年4月15日的美國哈佛大學。路透社
    美國川普政府上週去函最高學府之一的哈佛大學,要求大幅改革多元化(DEI)等政策,被哈佛拒絕後宣布刪除對該校補助。哈佛拒絕讓步,校長賈柏(Alan Garber)週一(04/14)向全校發表公開信,援引憲法捍衛學校的言論自由。

    許多在校學生及畢業生也站出來支持校方,包括前總統歐巴馬,他批評川普的做法「拙劣」,並讚揚哈佛校方「是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榜樣」。

    然而身為一間開銷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名校,哈佛槓上川普,可能還只是高等學府與聯邦政府消耗戰的開場。

    問題起源:去年的反猶太和挺巴示威

    哈佛並非首間遭川普針對的大學院校。川普政府上月至少已致函60所大學,要求取消多元化政策,否則就刪補助。

    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同月以軍攻進加薩,引爆以哈戰爭。去年開始美國多所大學校內發生支持巴勒斯坦或反猶太示威。

    川普政府宣稱,猶太裔學生頻受騷擾,因此要求各校改革,包括阻止反猶太活動,並在教職員招聘方面取消多元化政策等。

    「去多元化」是川普政府的核心路線之一,他認為這阻礙政府、學校等機構的擇優選才與發展。

    哥倫比亞大學也是目標大學之一,在川普政府宣布砍4億美元補助後,哥大上月同意配合政府的大多數要求。

    哈佛反到底?其實也沒有

    哈佛在部分措施作出讓步,例如同意配合政府打擊反猶太行為,該校「中東研究中心」主任等高層主管遭解職,另外「宗教、衝突與和平倡議」計畫(RCPI)也宣告中止。

    今年1月,哈佛校方就2宗猶太學生訴訟達成和解,提告學生指控校方反猶,校方否認任何行為失當,表示和解的目的在於展現保護猶太師生的承諾。

    但是在川普政府上週五(04/11)行文學校後,哈佛校方畫出底線,那就是政府不能把手伸進校園、干預大學治理。

    哈佛學生社團「非洲及非裔美國人組織」成員伊凡斯認為,校方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哈佛只會做它認為該做的事」。她說:「他們了解大眾,如果他們屈服,可能招致大眾反彈。而且,哈佛大學做出任何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事,都是不尋常的。」

    哈佛財力雄厚 但仍有風險

    哈佛的捐贈基金高達約532億美元,這個數字比一些小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還高,因此具有獨特的抵禦風暴能力。但專家表示,當前情況仍相當嚴峻。

    美國教育協會(ACE)發言人布魯姆(Steven Bloom)說:「大多數政策制定者認為,捐贈基金就像支票帳戶、一張簽帳金融卡,你可以從中領取資金並用於任何目的。但其實並非如此。」

    布魯姆解釋,儘管哈佛財力雄厚,但其中7成的資金必須專門用於特定項目,這是教育捐贈的典型特徵。也就是說,哈佛在使用捐贈基金上,必須遵守捐贈者的要求,否則就有法律風險。

    哈佛身為名校,捐贈多,但開銷也大。據統計,哈佛2024年的營運預算為64億美元(約2077.5億元台幣),其中16%來自聯邦政府補助。

    布魯姆指出,大學的「黃金守則」是,捐贈基金每年動用金額不得超過總額5%。舉例來說,若哈佛營運有20億美元缺口,則必須想辦法將捐贈金總額增至400億美元,「但400億美元不會憑空出現」(You can't find 40 billion dollars under a rock.)。

    對抗川普 下場可能更慘?

    川普政府也威脅,可能撤銷哈佛的免稅地位,這將使哈佛財務雪上加霜。

    哈佛的校區皆分布於麻州大波士頓地區,據彭博估計,免稅優惠讓哈佛2023年省下約1億5800萬美元(約51.3億元台幣)的地產稅。

    哈佛學生會學術代表托賓(Matthew Tobin)說:「政府多的是可以攻擊哈佛的方法,我不認為在砍了22億美元後政府會就此停止。」他還批評,川普政府宣稱此舉是在幫助哈佛是「蠢話連篇」。

    托賓說:「這完全是種惡意攻擊。削減資金與川普攻擊他眼中的自由主義機構有關,而且他想要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與思考方式施加更多控制。」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