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洋山深水港口等待出口的貨櫃。路透社
華府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今天公布2025全球經濟展望,預估今年全球實質經濟成長為2.7%,低於去年的3.2%。美國關稅措施正推升物價、干擾供應鏈並衝擊實質收入,關稅頻繁變動致使企業難以規劃業務及投資;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穩定性。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發布「2025春季全球經濟展望」(Spring 2025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指出,儘管今年全球經濟仍將成長,但近月來的前景已大幅惡化。美國主要政策的轉變,尤其是新關稅措施,對全球經濟引發高度不確定性。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日宣布將對個別國家徵收11%至50%不一的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但他隨後又宣布,原訂9日生效的對等關稅目前暫緩實施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關稅。
儘管美國對多數國家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但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提高至125%,目前關稅累計稅率達145%,以回應中國對美國關稅的報復措施。
PIIE預估,2025年全球實質GDP成長僅為2.7%,2026年為2.8%,低於去年的3.2%。美國關稅措施正推升物價、干擾供應鏈及衝擊實質收入;關稅政策頻繁變更也導致企業更加難以規劃業務及投資。
PIIE非常駐資深研究員迪南(Karen Dynan)表示,預期今年美國經濟成長將停滯,年均成長率將從去年2.5%降至2025年的0.1%,通貨膨脹預計在今年稍晚達到4.5%的高峰,失業率將上升至5%左右,2026年可望開始改善。儘管金融市場對近期政策變動反應負面,支出及就業數據仍穩健,這可能部分反映了家庭與企業為因應物價上漲而提前消費的行為。
不僅如此,PIIE指出,其他政策行動也加劇美國經濟走下坡的壓力。與川普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相關的聯邦機構裁員及運作中斷,增加不確定性,卻未大幅改善財政情況。
而美國以外的其他經濟體情況各異,PIIE預估,中國經濟成長率將低於政府設定的5%目標,結構性挑戰、消費者信心疲弱、和美國的緊張關係,都衝擊經濟前景。
PIIE指出,亞洲其他地區的前景不一,許多經濟體暴露於美國加徵關稅的風險之下;不過,印度持續吸引外資,仍是該區域的亮點。
同時,PIIE認為,美國的貿易行動嚴重衝擊鄰國加拿大、墨西哥;儘管其他國家將部分生產移轉至墨西哥可能提供一些抵銷作用,墨西哥仍面臨經濟基本面疲弱及「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條款可能修訂等挑戰。隨著歐元區受益於協調債券發行與國防支出增加,預期歐洲和英國經濟能有適度增長。
此外,PIIE示警,經濟前景仍面臨重大風險。目前估計,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為40%,若美國經濟進一步疲弱,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成長,特別是對美國貿易夥伴而言。
不過,如果政策出現轉變,結果也可能比目前預測還好,PIIE表示,若近期加徵的關稅出現反轉,將能緩解部分通膨壓力並有助恢復企業信心,再加上人工智慧(AI)進展、放寬監管及投資誘因等措施,都有助生產力提升。